产才融创助发展:花卉产业绘就生态致富图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毛慧楠 夏林艳 陈经友 魏为强)近年来,文成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以花卉产业为切入点,推动农旅融合、康养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经济”。本期“产才融创助发展”系列报道,聚焦科技赋能下的花卉产业升级,让生态颜值变身经济产值。
在天顶湖生态农庄,成片的百合花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康养产业的重要载体。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市科技特派员张庆良表示,百合兼具观赏、药用和康养价值,是农旅结合的理想产品。目前,天顶湖生态农庄花卉已在温州地区形成较强影响力,计划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向全省乃至全国拓展。

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派驻我市的科技特派员张庆良介绍:“接下来,我们的发展规划一是挖掘花卉的价值;二是景观与康养产业的结合。我们将利用文成县的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围绕康养领域进行谋划,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峃口镇九山村曼与曼生态农庄,连绵的山坡上,一垄垄绣球花田依山势蜿蜒铺开。本该是绣球花盛放的季节,但放眼望去,花田里的景象却令人忧心,不少绣球花虽然冒出花蕾却发育不良。农庄的负责人吴朝发和省科技特派员徐明飞轻轻拨开叶片检查着绣球的长势。

“这里的苗还小,还需要进一步养护大一些,另外这里的场景还没有设计过,想让这里的花完全很整齐的、标准化的开放,确实很难,但是可以一个个小的景点做起来,我相信也是能够吸引很多人来观赏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省科技特派员徐明飞说道。
这片绣球花海,前期投入了大量心血进行培育,是农庄精心打造的核心景观项目。面对长势不佳的困境,吴朝发期待着在专家指导下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峃口镇九山村曼与曼生态农庄负责人吴朝发说:“这些枝条有的抽不出来或者花苞比较小,需要我们进行人工干预。另外,科技特派员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特别是在花卉颜色可控性和调色方面,他们根据不同季节、生长周期,指导我们逐一解决了很多问题。”
在花卉产业发展进程中,如何突破瓶颈、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旅科创服务团副团长胡雄兵表示,文成花卉旅游项目丰富,像马鞭草、油菜花等,但配套单一制约发展。

胡雄兵告诉记者:“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旅游的配套和发展的过程都比较单一。这次我们与省科学院有后续的合作,希望通过开发更多文创产品,助力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像我们刚刚的绣球花基地来说,它相对来说是没有入行的。我们想通过旅游联合会的组织,将它引入进来,并为它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与帮扶,助力它更快成长。”

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升级,文成正以“美丽经济”为引擎,推动乡村振兴,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