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联动·与山共兴:“斩金”又富民 铜铃山红托竹荪“菌香四溢”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夏林艳 雷成)近日,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布了“2025浙江好菌菇”推选结果。文成嘉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送的“文品天成”牌红托竹荪,在众多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眼下正值红托竹荪采摘旺季,走进铜铃山嘉燕竹荪基地,只见一朵朵洁白的竹荪从菌蛋中“破壳而出”,长势喜人。十余名村民分工协作,忙着采收、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托竹荪生长速度极快,从栽种到采收仅需110天,且鲜品的黄金保鲜期仅有几小时,因此采摘工人每天一大早便要分批次巡棚采摘。
据悉,今年文成红托竹荪种植规模达50亩,得益于大棚种植技术的升级,产量较往年大幅提升。尽管前期投入约200万元,但依托稳定的销路和30%左右的营收空间,这份“生态答卷”正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还为20余名务工人员提供了稳定岗位。

村民邱彩绿透露:“我是从前年11月开始到这里种竹荪的,每天有150元,加上偶尔加班,每月到手有6000元左右,蛮不错的。”
除了鲜品抢鲜上市,红托竹荪的“全身价值”也被充分挖掘:不适合鲜售的部分经烘烤制成干品,售价达350-380元/斤;菌帽烘干后同样成为特色产品,每斤售价280元。从鲜品到干货,从主菌到附属部分,每一份食材都物尽其用,尽显对产业链延伸的用心探索。
种植户朱明北介绍:“工人采摘下来以后,我们马上把那个帽啊、胎盘把它脱掉,放到冷库里面保鲜,保鲜好了马上就卖。每天采下来有一部分是卖鲜的,剩下来一部分烤干。”

近年来,铜铃山镇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黑白红黄绿”五色森林基地,红托竹荪便是其中的代表。铜铃山生态环境优越,特别适宜林下作物生长,此次红托竹荪斩获金奖,既是对当地林下作物品质的有力认可,更进一步扩大了铜铃山乃至文成红托竹荪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铜铃山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在林区仿野生种植之外,下步还将建设食用菌智能方舱,进一步拓展种植规模,另外,借助石门高山冷凉工坊二期建设,也积极打造林下经济指挥中心。同时,下步计划借助相关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