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香里的理论课:90后宣讲员解码“红火日子”的绿色密码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铖铖)盛夏的双桂乡周山下民族村,空气里弥漫着辛辣而热烈的丰收气息。在党群服务中心里,村民们刚卸下重重的辣椒筐,等待着收购方来“验货”。与此同时,一堂别开生面的“椒香理论课”就地开讲。

“乡亲们,想想咱们早上采摘的这一袋袋绿油油的‘金豆子’,再看看咱周山下的青山绿水!”90后“潮响文成”宣讲员、双桂乡党委委员严丹丹的声音充满激情,她指向远处层峦叠翠的山林,“大家想想,要是没有这方好水土,能种出这么旺、这么好的辣椒吗?这红火的好日子,根子就扎在咱的绿水青山里!”

丰收场景,成了最生动的理论课堂。严丹丹巧妙地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大理念,融入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火红现实”。她细数本村实践:正是依托优质的土壤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村党支部才敢把辣椒定为“一村一品”的当家产业;正是坚持生态种植、拒绝污染,才能种出品质上乘的辣椒,赢得稳定的订单。她以党员致富小分队引进良种、推广技术、带头试验为例,阐述“组织引领”的关键作用;用“保底收购+订单农业”的模式,解读“政策护航”如何化解农民后顾之忧,让村民敢于投入、乐于种植。她用娓娓道来的话语以“小辣椒”透视“大道理”,解码乡村共富路径,将党的政策春风与该村实践紧密结合。

“产业旺了,腰包鼓了,这就是咱们周山下用实践写就的‘两山’答卷!”严丹丹的宣讲,将高深的理论化作泥土的芬芳。
椒香阵阵,笑语声声。在丰收的喜悦与理论的回响交织中,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共富路,在民族村庄的田野间愈发清晰而坚定。这椒香里的理论课,正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火热的生产实践中,焕发出照亮共富前程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