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直供+侨领牵线 2万余公斤文成高山农产品直抵德国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陈小乐 陈轩 王安/文 朱伟 夏晓强/图)近日,文成县2万余公斤的高山云耳、笋罐头、笋干等高山农产品正式装车启程,随后通过宁波港装船运往德国法兰克福。通过侨贸订单牵线,这些大山里的农产品走出深山,奔向海外市场。

在文成县铜铃山镇石门共富工坊,工作人员将印有外文标识的包装箱整齐码放至集装箱卡车。随着卡车驶出工坊,承载着山区希望的这批农产品即将漂洋过海,送至海外消费者手中。
据悉,此次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来自铜铃山镇石门共富工坊。该共富工坊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浙江省首个拥有出口备案且自营出口的共富工坊。深山好物得以直抵海外市场的背后,是华侨牵线搭桥与产地直供模式的“双引擎”驱动。

“这批农产品是华侨直接联系我们进行购买,没有中间商,更多的利润留到我们本地农户,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份不错的收入。”铜铃山镇石门共富工坊负责人郑式忠说道。
侨领胡志华与陈如弟是此次订单的主要“牵线人”,他们积极协助对接德国本地华人超市、贸易平台以及电商渠道等,为家乡优质农产品拓展了稳定的出口通道,并多次与国内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沟通协调,确保产品标准、通关流程与德国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匹配。陈如弟表示,作为海外游子,自己有责任搭建双向桥梁,既让世界品味中国乡村的生态馈赠,也让家乡父老通过产业振兴走向富裕。

据悉,这批饱含家乡滋味的农产品抵达德国法兰克福后,将通过成熟的分销网络进入当地大型超市、饭店等消费场景,让更多海外侨胞、友人尝到来自中国山区的生态滋味。而这份跨越国界的订单成功落地,不仅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销路,也进一步坚定了当地种植户的信心。“海外的华侨和外国人吃到我们文成种的木耳和竹笋,我感觉很骄傲,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农产品从文成出发,走向广阔的市场。”铜铃山镇石门村村民刘化东满是期待。

近年来,文成县依托“浙江第一大高山台地”优势以及“侨乡”丰富的海外资源,持续推动高山产业化、产业高山化,并通过与温州海关通力合作,推动文成农产品系列化出口,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共富之路。过去的三年间,文成坚持以出口市场为导向,推动产业链前端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逐步实现常态化,探索了一条“出口导向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达5.5%,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