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又“有趣”!“21℃铜铃山”开放麦宣讲点燃生态之夜
文成新闻网讯 (记者 胡琳琳 朱伟 魏为强) 近日,文成县“21℃铜铃山”开放麦宣讲暨“循迹溯源”宣讲活动在铜铃山镇举行。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实践调研+多元宣讲”的形式,以“循迹溯源”为路径,以“两山”理念为内核,让参与者在追溯发展足迹中,深刻感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之道,为全国生态日这个特殊的节点增添了别样的意义。

当天,文成县“循迹溯源”宣讲活动正式启动,各乡镇宣讲员代表来到了丰龙文化礼堂、铜铃村村委会等地开展实地调研。2005年石门村、丰龙村遭台风泰利重创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亲临铜铃山指导救灾。20年后,宣讲员们循着总书记的脚印,在同一片土地上开启“循迹溯源”之旅。通过宣讲员的生动讲述,大家深入了解到:20年来,铜铃山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山水侨”的优势,持续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在追溯过往的发展脉络后,大家走进月老山失落的秘境,实地调研“千万工程”在山区的实践成果。曾经的荒山坡,如今成了游客们的避暑胜地,让游客在感受“21℃”清凉惬意的同时,还能欣赏到原生态的自然景致。


宣讲员刘佳乐说:“今天带大家在丰龙礼堂、铜铃村村委会进行了循迹溯源的活动,然后带大家去月老山失落的秘境。主要是围绕铜铃山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从老一辈人靠山护山的朴素理念,到我们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实践在我们铜铃山的生动体现。”
白天的实地调研让宣讲员们对文成的生态发展有了切身感受,而当晚的“21℃铜铃山”开放麦宣讲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这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以更接地气、更互动的方式,向当地群众生动诠释了生态发展的深刻内涵。“潮响文成”理论宣讲员邢涛以《好山好水何以成金?》为题,用通俗的表达和生动的案例,在与观众的互动间讲述了文成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的发展历程。宣讲员胡田歌则创新采用“宣讲+音乐”的形式,以《这样的基层工作你爱了吗》为题,用动人的歌声和真实的故事,分享自己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让政策理论变得可感可亲。
活动最后,一场别致的“星空森林音乐会”为这个生态之夜画上完美句点。新颖的宣讲形式和丰富的内容,给现场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前来聆听宣讲的观众李女士说道:“第一次听到这种形式的宣讲,感觉很深刻。”
据铜铃山镇党委委员陈洁介绍,在全国生态日当天开展这场活动有着深刻的意义。

铜铃山镇党委委员陈洁:“我们铜铃山镇,作为总书记亲临指导过工作的乡镇,是全县的两大循迹溯源点位之一。我们铜铃山镇近20年的发展,正是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做好救灾后半篇文章的体现,这也是‘两山’理念在我们文成山区的生动实践之一。今天又是全国生态日,在星空森林音乐会开展21℃铜铃山开放麦宣讲活动,特别有意义和意境。”
近年来,铜铃山镇在宣讲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串联丰龙礼堂、铜铃村村委会、文品天成石门林下经济展销中心等点位,形成循迹溯源沉浸式宣讲线路;整合村干部、青年宣讲员等力量组建“声深铜铃”宣讲团,创新循迹溯源沉浸式宣讲、推出火炉间巾帼宣讲、林下宣讲等特色宣讲形式,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据悉,文成县即将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循迹溯源”主题宣讲巡讲活动。活动将深入全县各文化礼堂、田间地头及重要循迹溯源点位,采用“开放麦”宣讲、场景式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宣讲+文艺”等多元化表现手法,生动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感染力,切实扩大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