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破题实现“五水共富”: 种苗繁育赋能渔业升级!我县推进渔业种苗繁育中心建设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华榕 季向贤 思涵)近年来,我县稻虾共养模式蓬勃发展,然而高昂的虾苗采购成本始终制约着产业效益提升。为突破这一瓶颈,培育本土优质虾苗以实现降本增效成为关键举措。本期《以水破题实现“五水共富”》专题报道,带您走进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项目现场。

踏入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项目的建设工地,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工作热情。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专注操作机械设备进行石块切割与钢筋绑扎,有的则忙着搬运建筑材料;浇筑混凝土、开挖鱼塘等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整个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文成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杨时巧介绍,自项目开工以来,整体推进较为顺利。但在6月和7月期间,由于频繁遭遇台风和强降雨天气,施工进度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工期有所延迟。面对这一挑战,项目部迅速调整施工策略,制定了详细的加班计划,增加了各班组人员数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班加点赶工,全力确保项目按原计划推进。据了解,按照当前施工安排,预计8月份可全面完成池塘6#、7#的建设任务;9月份将陆续完成辅助用房2#、3#、4#、5#以及温室2#的全部建设内容。
杨时巧表示,预计今年11月底将完成所有地上建筑及水池的主体结构、水电安装、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工程;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25日进行预验收,并于2026年1月中旬组织竣工验收。

水产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良种业的支撑。渔业种苗繁育中心项目的建成,将有效解决文成淡水养殖产业长期面临的种业短板问题。未来,该中心将引进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精心选育的性状优良的“南太湖三号”罗氏沼虾品种,同时建立本地环境特有的溪流性鱼类种子库,这一系列举措将为浙南淡水产业长远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成后,罗氏沼虾育苗区面积将达到约28000平方米,溪流性鱼类繁育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凭借文成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的建设规模及其在罗氏沼虾和溪流性鱼类方面的繁育能力,中心每年可供应优质虾苗超过6亿尾,优质鱼苗超过1000万尾。”县山水公司董事长周龙表示,为推动渔业共同发展,公司正联合省淡水所开展山塘水库和路基帆布桶养殖试点工作。待试点成功,将向全县村集体和个人推广该模式,并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