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破题实现“五水共富”|三万尾种虾“南漂” 落户 文成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迎来第一批“住户”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李骏飞(见习) 朱伟 郑坚坚)10月19日傍晚,历经七个小时辗转,从湖州长兴基地出发的第一批种虾抵达位于巨屿镇的文成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在负责人的指挥调度下,经过卸货、称量、运损统计等流程,工人们将一桶桶活蹦乱跳的种虾放入饲养池中。


这是文成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的第一批“住户”。
“这次第一批种虾从湖州运过来,我们在这里也等了很久,车子一到就组织工人进行卸货,尽可能地确保种虾能够完好地进入种虾池。”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蒋斌斌说,他们的心情都很激动,期待这个项目能够尽快投产。
长期以来,文成的水产养殖业受到高昂种苗采购成本掣肘,效益始终受限,此次引进种虾开展自繁育,正是突破这一制约瓶颈的关键举措。据介绍,“南太湖三号”罗氏沼虾是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精心选育的优良品种,如今县渔业种苗繁育中心进行成规模养殖繁育,在温州范围内尚属首家。为了繁育好这批种苗,中心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对温室内外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整备和调试,并安排专人实时监测种虾状态。

据渔业种苗繁育中心技术人员包松松介绍,当前温室内核心运行设备共两台:一台是超滤设备,主要用于水质过滤;另一台是水源热泵设备,可在冬季种虾保育期间,保障水体温度稳定。
近年来,文成立足特色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融合本地生态的特色水养殖业,让其成为生态循环、富民增收的关键一招。对于下阶段的发展,来自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技术负责人杨丽心中已有打算。在全面评估了第一批种虾的状态之后,她对产业前景充满信心,计划与文成本地的养殖基地开展合作,不仅将罗氏沼虾作为品牌进行推广,也将养殖经验系统性地传授给相关从业人员。


“我们都很看好‘罗氏沼虾’产业的发展前景,能为当地渔民及养殖户带来显著的增值效益。按规划,我们中心预计年繁种育苗规模可达6亿尾以上。”杨丽说。
罗氏沼虾“南扩西进”是推动浙西南山区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长远规划。近年来,文成县山水公司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持续深化合作,共建科技孵化平台,开展池塘养殖试验,从制度、平台、技术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助推山区共同富裕。目前渔业种苗繁育中心的温室和池塘已大体完成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随着第一批种虾运入,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的施伟达、李中阳、赵一帆等技术人员还将全面跟踪指导,中心的各项业务也开始井井有条地运作起来。依托“好水养好渔”资源优势,加之优良种业赋能,文成渔业资源能够被更好“盘活”,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也势必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