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新闻  ->  文成新闻  ->  文成经济  -> 正文文成经济

五山联动·与山共兴|“深山黄金”种植渐成规模 特色农业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来源:文成新闻网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胡琳琳 魏为强 雷思涵 见习记者 赵焱洁)近年来,我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在铜铃山镇石垟林场,探索天麻种植如今已从试种走向规模化,让这“深山黄金”变成了农户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在石垟林场的天麻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下,二十多名村民正忙碌地穿梭其间。只见他们或蹲在坑边,仔细地将木块与蜜环菌摆好,或手持锄头,为刚种下的菌块轻轻覆盖薄土,林间不时传来工具碰撞的轻响。

  “天麻种植需遵循规范流程:先铺设蜜环菌,待菌材充分吸收蜜环菌营养、菌丝全面蔓延后,再植入天麻种块。”文成县嘉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明北介绍道。

  趁着村民们忙碌的间隙,朱明北蹲在田埂边,为覆盖好薄土后的菌坑铺设保温膜,进一步保障菌块生长环境。他介绍道,仅培育蜜环菌到补种天麻种这一环节,就需要10个月左右的时间;不仅如此,天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最低海拔需达到1000-1500米,生长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出现腐烂问题。

  而铜铃山镇恰好能满足天麻生长的“高要求”。据悉,铜铃山镇全镇平均海拔850米以上,森林覆盖面积超过96.5%,茂密的植被、适宜的海拔与温润的气候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正是这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里产出的天麻品质格外出众。据介绍,基地目前种植的“乌麻”是天麻中的优质品种,初次试种便收获了亮眼成果,产出的天麻单个重量能达到4两左右。

  “文成天麻品质上乘,不仅亩均产量能达到15000斤左右,其核心活性成分天麻素含量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兼具产量优势与优质特性。”朱明北说道。

  据了解,该品种天麻可药食两用,无论是入药还是炖汤,口感都优于普通天麻,在市场上格外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该公司已开设30余家线上店铺,同时拓展线下销售渠道,不少老顾客还会直接前往种植基地采购鲜天麻,当前鲜天麻供不应求,无需加工成干品即可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的认可让朱明北更有信心,如今天麻种植已从最初的试种阶段,稳步迈向规模化发展。朱明北透露,本计划今年大面积铺开种植,但由于菌丝培养的最佳时间在霜降前,受时间限制,今年暂时只能扩种至20亩,不过明年清明过后,还会继续加大种植力度。

  事实上,发展天麻种植并非偶然,而是基地结合原有产业进行的“巧规划”。据了解,该基地此前主要种植红托竹荪,但红托竹荪只能种植一年,之后土地需闲置3~5年才能再次种植。为了不浪费闲置期的土地资源,朱明北曾到多地考察学习,最终在云南发现天麻不仅生长周期能与竹荪进行轮作,生长条件也与铜铃山镇匹配。

  朱明北告诉记者,经云南实地考察验证天麻种植的可行性后,决定引进当地优质品种——乌麻。该品种天麻培育周期为两年,恰好可与需间隔3~5年才能复种的竹荪实现科学轮作,提升土地利用率。

  然而试种阶段也并非一帆风顺,天麻种植对木材要求特殊,种植初期朱明北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四处寻找,都没找到适合培育蜜环菌的木材。经过多方打听与奔波,终于在广西找到了符合要求的木材,随后以1500元一吨的价格将木材从广西运到文成,这才有了如今基地里整齐铺设的菌块与忙碌的种植场景。

  如今,在铜铃山镇,以天麻种植为代表的林下经济正不断焕发生机,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未来,铜铃山镇还将继续探索更多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让更多农户在生态富民之路上稳步前行。

总监制:黄金杰监制:陈浩责编:赵海镇编辑:项露露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