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以“人才引擎”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聚才汇智结硕果,以人才力量夯实发展之基。
2024年,文成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牵引,紧扣“十百千万”聚才目标,大力实施“文才聚成”计划,在人才引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实现国家、省级领军人才引育“双破零”,E类以上人才增长20%,新引育集聚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农创客等产业实用人才,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培育试点和省级科技特派团试点县。越来越多怀揣梦想与才华的人才,将目光投向文成,在此集聚扎根,为文成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与动力。
引才聚智,激活侨乡资源“磁吸力”
作为浙江著名侨乡,近年来,文成积极搭建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欧美同学会等沟通桥梁,共聘任海内外招才大使45名,进一步拓宽了引才视野和渠道,成功实现国家领军人才招引“破零”。连续3年举办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文成分区赛,吸引近50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参赛,共遴选优秀项目18个,其中4个项目荣获市总决赛奖项,5个项目入驻文成(杭州)紫金科创飞地,并在文成科技孵化园顺利落地。

文成还积极挖掘侨乡资源,创新性地开展“技能出海”就业创业培训,让本土技能随着华侨的脚步走向世界。同时,开设菁侨技能夜校,让海外技能回流。
海外归国的华侨陈丽丽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在菁侨技能夜校推出的茶艺师系列课程,从茶叶分类、品鉴技巧到茶艺表演,全方位涵盖茶文化知识与技能要点。在菁侨技能夜校,像陈丽丽这样的华侨老师各有所长。例如曾在意大利生活的工匠人才胡植柱、意大利咖啡学院官方授权培训师苏适安、从希腊归来的陈爱琴等。他们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咖啡师、调酒师、民宿管家等“一镇一特色”产业培训,以精湛技能擦亮“侨?咖啡”、侨家乐等文成特色品牌。如今,文成吸引近万名华侨回归,直接引育700多名乡创、专技、管理等专业人才“留”在文成创业发展。
平台蓄能,锻造产教融合"承载力"
近年来,文成在水经济、低空经济、文旅产业等方面不断发展,却也面临着专业人才需求缺口。但随着去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文成学院的顺利开办,不仅实现文成大学教育零的突破,更为文成发展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新动力。其中文成学院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等专业,成立浙江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精准赋能文成打造“低空智城”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面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激增的挑战,文成全面布局“五园二院二站一中心一所”平台体系,以平台为依托落地实施了一批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领衔的赋能发展项目。2024年,省淡水所温州分所在文成揭牌成立,先后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文成农康院二源研究与试验中心等高能级平台。
与此同时,文成借智借力省“希望之光”、市“1035行动”和科技特派员等人才资源,推动30项新产品、新技术在文顺利落地。深化院校合作、才企合作,精准对接县内重点企业技术、人才需求,联合申报市级揭榜挂帅项目4项,3项纳入市级重大项目榜单,文成县高山果蔬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列入2024年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创建名单。
机制改革,释放农创引领“驱动力”
坐拥丰富“山水侨”资源的文成,现有农村实用人才、技能人才6.4万人。在此背景下,培养与山共兴、与水共生、与侨共融的山区农创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郑明誉的返乡创业历程是人才助力共同富裕的生动缩影。他创新实施“农户+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的股份制产业联合体模式,发展种植采收、花茶加工、电商直播等业务,同步推出共富技能课堂,帮助200余名妇女、低收入农户提升就业技能。同时,推行“一次参与、三次收益”的盈余分配机制,带动入股农户年增收1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7万元。

为将像郑明誉这样的工坊经理人、从业人员纳入农创客体系,形成“特色产业培育农创客,农创客反哺乡村经济”的良性循环,文成构建“创客+工坊+农户”共富矩阵,致力于打造“一条鱼”“一棵苗”“一根绳”等本土品牌,以“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生态,让农创客人才在山水间书写共富新篇。
文成县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2024年文成作为唯一试点县承接的“探索实施山区农创客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列入市级“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以此为契机,全面实施山区农创客人才“1310X”培育计划,系统构建山区农创客人才引育、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培养机制,真正打通农创客人才成长路径。
生态优化,夯实人才安身“保障力”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近年来,文成通过一系列政策优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返乡创业。2021年,90后青年徐林盘掉了在南京创下的物流产业,怀揣梦想回到了家乡文成,将周山畲族乡官垟村的一间废弃小学打造成民宿-稻语小筑。此后两年间,他乘胜追击,陆续打造悬崖咖啡馆、彩色油菜花、云上餐厅等新业态项目,成功吸引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打卡。“像民宿、悬崖咖啡等项目的基础配套设施,都是政府出资完成的,我们团队主要投入400多万元用于装修和运营。”谈及三年来的乡村创业经历,徐林感慨道,年轻人创业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尤其是当下的文旅产业,更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当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回乡创业,乡村振兴方能活力四射。

像徐林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文成并非个例。据悉,为助力返乡青年创业,文成研究出台“人才新政”及各类专项配套政策,持续构建更具特色化、适配性、颗粒度的“1+X”人才政策链,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同时,文成聚焦广大人才需求,常态化实施“暖心八条”服务举措,2024年共协调解决350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停车出行、健康医疗等生活“关键小事”。于近日最新发布的“文才聚成·十优享”计划更是进一步推动“人才码”服务提质扩面,人才服务的持续优化让广大人才能够在文成安心、安业、安身。
文成在人才“引育用留”工作的多维度探索与实践,已然结出累累硕果。未来,文成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人才纷至沓来,助力文成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推动“山水侨城”建设全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