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壤镇联丰村全力描述乡村振兴新画卷
旱改水+生态公墓+休闲娱乐项目文成新闻网讯(记者陈秀秀/文张丽君/摄) 开发乡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全县全域旅游化改造火热开展的当下,周壤镇联丰村也积极行动,早早成功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考核,如今实施两年的120多亩“旱改水”项目也已初见成效,第一批试种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截至10月下旬,占地9亩的生态公墓已完成70%的工程量,工程完工后可以为村集体带来可持续性的收入。
“旱改水项目实施前,这里都是一个个山包,不能种田,现在改成水田后,可以种水稻。今年是我们工程队试种的第一年,现在正在进行机械化收割。”联丰村旱改水项目工程队负责人介绍道。秋收时节,记者在联丰村的旱改水项目现场看到,谷粒饱满的稻穗在人工改造的水田里迎风摇摆,满眼金黄色的稻谷正在等待着大型机器的收割,一条宽6米的山路连接着一个个稻田入口,实现了在丘陵地带使用机械化种植收割农作物的可能。

“这个旱改水项目目前还没有验收,大概在120多亩,开田每亩可以为我们村集体带来2000元的收入,验收完成后预计会有2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联丰村村支书说,旱改水项目完成后,村里计划将这些土地流转出去种植水稻、油菜花等,可以为农户增加租金的收入,减轻村民的种田压力。
紧邻着旱改水项目,一座占地9亩、建设面积5亩的节地生态公墓正在建设中,目前主墓穴主体完工,3000多穴已经超额完成,完成了全部项目的70%。接下来将进行配套绿化和广场设施的建设,预计今年冬天能竣工。“这个节地生态公墓在文成是第一个示范点。这里的墓穴是有双层的,还有骨灰墙及骨灰寄存处等完善设施,是政府性投资公益类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后,不仅是移风易俗的一个示范点,也能为联丰村带来可持续性的收入。”周壤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除了大项目开展得有声有色之外,联丰村在村集体、环境整治方面也都有新变化。近年来,联丰村通过整合资源,重建菜市场,提高村集体收入,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5万元大关;在环境整治方面,成功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村内乱点得到有效整治,同时对河道进行清淤、河岸驳坎护栏开展建设等,使河道景观大有改变。
村内各方面的改变,带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内沿街店铺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据悉,环境整治后,当地新开的餐饮店有5家、超市1家,单咖啡店就有3家。高碎兰是联丰村内意恋咖啡馆的老板娘,她说,村里环境整治后,来参观游览的游客多了,加上本地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为咖啡馆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如今的联丰村,街道外立面改造完成,环境更加卫生整洁,沿路停车更加规范,村民们都说,感受到了村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让他们看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