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孙子赵丰清明回乡追思祖父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赵礼锋)清明节期间,赵超构孙子赵丰回乡祭祖,回到祖父赵超构曾经生活过的故乡文成,追思祖父赵超构,并感受了一番文成的风土人情。4月5日,趁着赵丰回乡之机,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赵丰,了解他与祖父赵超构之间的故事和他初游文成的感受。


赵丰,今年56岁,1963年1月7日出生于上海,是赵超构的第一个孙子。现任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研究员、RICS资深讲师、造价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是一名具备“住宅开发+商业综合+星级酒店+政府重大文体项目”之“成本+招采+设计+培训”35年管理实操经验的专家。同时,他还曾出版过《造价咨询企业作业指导书》、《成本决胜论》等四本专著,作为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获业内广泛引用。
回忆与爷爷的往事:
“爷爷的精神影响着我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提及与爷爷之间的回忆,赵丰告诉记者,他的名字就是爷爷起的。他说:“在我出生的前一天晚上,我爷爷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乡,在冰天雪地里抓了好多鱼,得到了一次大丰收,然后第二天起床一看,家里添了第一个孙子。爷爷给我取名为瑞雪兆丰年,就是大雪预示着丰收年的意思,简称以后就有了我现在的名字,叫赵丰。”
赵丰告诉记者,在他小的时候,爷爷就一直很忙,几乎很少见面,经常要去北京开会,时间再早一点的话就是去五七干校,一直都在东奔西跑。而在赵丰心中,爷爷一直是一位生活简朴、善于观察、善于分享的人,这些也一直影响着赵丰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身边好多朋友曾对赵丰说过,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他爷爷的影子。
“爷爷对自己的生活十分简单,比如说冬天出门的时候,他就拿一条白色的毛巾当围巾围在脖子上就出门了。在工作中,爷爷比较善于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还经常会通过写文章来分享自己的观点。”赵丰说,在爷爷的影响下,他在日常工作中也喜欢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不断去总结、去提炼、再去发现。如今,他已工作30余年,作为一名老师,不断将自己所学、人生阅历以及专业经验总结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初游文成的感受:
“文成美景震撼人心,希望能为文成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回到爷爷的故乡,赵丰更专注于对这里的认识,走访了赵超构故居,体验了百丈漈之旅,品尝了文成美食,第一次对文成进行了深入了解。
“我一共来过文成三次,前两次因为时间比较匆忙,对这里没怎么进行了解。这次趁清明节回到文成,我走了很多地方,这里到处都是美景,尤其是百丈漈景点,让我感觉很震撼。我拍了很多文成的美景发到朋友圈,跟我的朋友们一起分享。”赵丰说,“家乡的人民也都十分热情,虽然解放以后爷爷没怎么回来过,但是大家都还记着他,对我的到来也很欢迎。”
“文成跟许多沿海城市比起来,在各方面发展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文成的青山绿水,给文成在旅游发展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对于文成的发展,赵丰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觉得文成应该继续着力于发展旅游业,像百丈漈就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以后可以在特色小镇这块上好好发展,再搭配独有的刘伯温文化,这样可以给文成旅游增添许多色彩。”
赵丰表示,如果文成在今后的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做一些旅游开发策划,他很乐意参与进去,为文成的发展作一些贡献,让爷爷的故乡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