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国际  ->  书话漫谈  -> 正文书话漫谈

传承毫不褪色的韬奋精神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上海重庆南路205弄万宜坊内54号,是邹韬奋曾经的家。

  在万宜坊入口,有五个庄重的金色大字——“韬奋纪念馆”,那是沈钧儒的手书。坊内54号是一幢三层的新式里弄建筑,从1930到1936年这六年间,邹韬奋居住在此。如今,纪念馆正在修缮,预计将于2019年4月底完成。

  从1958年正式开馆至今,这样的修缮已历经四次。每次精心修旧如旧,为的是擦亮这座新闻出版人心中的灯塔。“韬奋先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有力推动者,是新闻出版领域的一面旗帜。”韬奋纪念馆副馆长赵书雷感慨。

  纪念馆,是当年根据邹韬奋夫人沈粹缜的记忆布置的,原汁原味保留着上世纪30年代韬奋一家居住的原貌。一楼会客厅,四周安放着沙发,中间一张小圆桌,桌旁是四个靠背椅,墙上是韬奋母亲的照片和沈粹缜的刺绣书法及装饰画。二楼卧室简朴而温馨,挂着几幅家人的生活照片。

  这六年,也是韬奋一生事业与思想都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他把《生活》周刊办成了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新闻刊物。他和生活书店的同仁一起勇敢突破国民党反动政府对进步文化的“围剿”,为民族解放和鼓舞青年而呼号奔走,成为抗日救亡中一面耀眼的旗帜……

  故居内不足7平方米的亭子间,便是韬奋的工作室。一张写字台,三架书橱已占满了整个屋子。邹韬奋便是坐在这间斗室,以多少个奋笔疾书的不眠之夜换来了不朽的华章,无数年轻读者在他的感召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隔壁的53号,被设为介绍韬奋的思想发展、革命事业和战斗历程的文物资料陈列室。陈列品有邹韬奋最后遗著《患难余生记》手稿,生前使用过的钢笔、眼镜、印章,他主编的报刊,各种版本的著作等。

  开放至今,韬奋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故居在内的纪念馆也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三级博物馆。

  “很多老三联人回来这里追忆过去。”韬奋纪念馆宣教部主任王草倩告诉记者,“展馆面积很小,但每年要接待约3万人次的参观者。”

  
 《人民日报》( 2019年04月16日16版)

N 编辑:张梭梭责任编辑:张梭梭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