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文化  ->  原创专栏  ->  文学  -> 正文文学

报人赵超构平凡中的坚守(散文)

□ 周玉潭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4日 来源:

      暮春四月,草木葳蕤,我收到了晓春的书稿《赵超构书信往事》,坐在书房里静静品读。书页在手中轻轻翻动,赵老的往事在我脑中缓缓流淌。但翻到《家事是本“难念的经”》这一节时,欢畅的小溪忽地停滞了,我的心被猛得震了一下。

      我是晓春的同学,晓春撰写的有关赵超构的文稿我大多看过,渐渐地也就对赵超构有了许多了解,但从来不知道也无法想象他面对的竟是如此困窘的家境。“我的身体很不好,有冠心病、 肺气肿、胃炎,天天吃药,走路都吃力。看来也只能活三五年了。老了真是没办法。阿丁现在整天卧床,坐也坐不住了。”有谁想到在报界叱咤风云的赵超构,他及家长却时时深受疾病的困扰呢?祸不单行,据晓春在往事中描述,他长子东戡、次子东戬、小女刘芭均有迁延性肝病倾向,需定期住院治疗,结发夫人刘化丁脑溢血后遗症,长年瘫痪在床;“首先这一笔修理费还是很困难。……而我这样的,名气大,都还是两手空空。一个女儿的嫁妆都办不起,还拿得出余钱来修坟山吗?”工资低负担重,有谁想到一个副部级干部,家庭经济居然如此困难,其境况使我联想起黄冈时的苏轼。困扰赵超构的还有家长里短的烦心事,继母远在瑞安,不知如何安置,堂妹让他帮忙收回被人占用的房子,也无能为力。林林总总的家事,使赵超构想起来就“心烦得很”。更甚的是,他有苦竟无处倾吐,也许是说了别人也不会相信,也许是他与常人一样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只在向堂妹写信时,才透漏一言半语,“因为咱们是兄妹,所以向你说些真心话,不必同外人说起也。”

      我从惊呆中醒悟过来,原来我心目中的伟人赵超构也是一个平凡的老百姓呀,他也有普通老百姓的烦心事,也有老百姓一样的喜怒哀乐。他看起来比常人更高大,他比我们走得更远,只是因为在漫漫人生中懂得坚持,学会了坚守。

      赵超构的一生与报相伴,他写文章坚守“能写就老老实实地写一 点”的宗旨,永远不争什么席位。坚持公正客观的描写事实,表达民声,《延安一月》如是,《末晚集》亦如是。他无怨无悔地将一生献给报纸,孜孜寻求办报规律,1956年就提出了“短、广、软”办报口号。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时,又提出要让报纸成为“穿梭于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提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十六字办报方针,为后人办报指明方向。同行取得成绩,他满怀欣喜,“贵报(贵阳晚报)的创刊,不仅是一家晚报的喜事,也是晚报同行的共庆。”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赵超构坚持“努力要求自己做到名副其实”。他谦逊、低调,不张扬,远离名利,拒绝吹捧。他不写回忆录,认为回忆录就是自吹自擂;也不让别人给他写回忆录之类东西,认为这无异于变相吹捧。他的堂弟赵贯东是他的崇拜者,一次无意中说要给他写传,他马上写信拒绝,“林放不值得研究,而赵贯东更不是研究林放的适当人选。”态度坚决,不容置辩。他的学生兼朋友许可成在信中说要写重庆时期的回忆录,赵超构立即警觉起来, 回信说:“你说要写回忆录,不知有什么目的?写不写当然由你自己决定,但回忆录中不要写上我的名字,也不要写我的事情。”话语中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为“名副其实”简直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难能可贵的是,赵超构还坚守着中国士人本色,面对威胁无畏不惧,1947年,国民党特务为了查找讽刺漫画作者王乐天,闯进编辑部威胁赵超构,他从容应对,置自己安危而不顾,保卫了王乐天的安全;面对朋友不遮不掩,语出至诚,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写信请赵超构写序时,他断然拒绝:“但是我只能表示高兴,不能妄自评论他们的文章,更不能为此作序,我没有那个水平。这必须找一位精通马列而又懂文章的大手笔来写。”坦诚,直率,真正体现君子之交;对亲人关爱有加,对子女、孙子就不用说了,他的舅舅败光家产,使赵超构很生气,但得知舅舅女儿生活困顿时,便按月寄20元生活费救济表妹。继母从小排挤他,他对继母也没有好印象,但父亲去世,他就义无反顾承担起赡养的责任,委托堂妹照顾,按月寄去赡养费。点点滴滴,体现赵老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在晓春往事记叙中,也写到了许多赵超构办报之外的生活琐事,读来使人格外感动,在赵超构给同事朱家生、王潜芬的书信后面,作者就谈到赵超构许多生活细节,如不愿让公家给自己安装住宅电话,把“洋楼”让给同事张林岚,挤电车不愿使用专车,更不同意用公车送夫人去医院看病等。在《南粤之行“喔喔叫”》一节中还写到一件事:当年与会者到当地一家企业参观,企业主好客,同时也有打广告的意味,馈赠每位客人一块电子表。陪同前往照料赵超构的东戡也拿到了。赵超构知道后,当即要送回组委会。东戡陪他到组委会,坐等到半夜,才获知组委会的人回家了。当晚赵超构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次日天刚蒙蒙亮,就将表送给束纫秋要求帮忙代退。事很小,却使人高山仰止,小事之处见精神,这就是一代报人坚守的优秀品质。

      合上书本,窗外已暮色四合,万家灯火,我突然感到丝丝暖意。《赵超构书信往事》书信平直、朴实,像一条清亮的小溪;往事绵长起伏,像逶迤的群山,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吸引着读者走进如歌岁月,感知一代报人如画的人生,静静地读懂百年超构。

N 编辑:张嘉丽责任编辑:张嘉丽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