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文化  ->  乡土文化  ->  走遍文成  -> 正文走遍文成

乡村理发匠

□  包芳芳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4日 来源:淡墨文成

   

    “剃头咯,剃头咯……”这声音一发出,大伙儿就知道村里来了理发匠。这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在窗户或门边探出脑袋。只见一个理发匠边拿出剃头篮里的工具,边站在村口大树下吆喝大伙来剃头。剃头篮里有三屉,里面摆放着剪子、剃刀、掏耳等大大小小的工具。

      男人们赶来大多是剃头,但女人们纯粹就是去“拉闲话”“听新闻”的,因为那时候村里的娱乐项目少,村人凑在一起便很热闹。不知道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人人头上虱子特别多,特别是小孩,用篦箕梳下来就是一大把虱子,由于虱子多,加上大人们农活忙,我们这些小女孩们大都会在大人们的强烈喝令下被理发匠剃成男人头。

      那时候,看大人剃头,也是我们小孩的一个娱乐项目。说真的,当时还真是佩服理发匠的手艺,感觉师傅理发像玩杂耍一样,剪刀“奇卡奇卡”在人的头上剪几下,剃刀在一条牛皮带上“嚯嚯嚯”磨几下,然后在脑门上或脸上“唰唰唰”刮几下,人就被整精神了。理好后,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就像穿了一件新衣裳一样。

      如今,随着时光流逝,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已很少看到那些走村入户的理发匠了。如果幸运的话,偶尔在乡村的拐角路口,还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只不过,这些乡村理发师,手里已不见了剃头篮。有时耳边似乎还回荡着他们的声音,你听——

    “正月佑帝头,

      二月天龙头,

      三月斤工头,

      四月龙凤头,

      五月癞痢头……”

      这些在五六十年代,乃至更久远的时间里,曾是理发行业师徒口口相传的顺口溜,然而在今天的理发行业新秀里,知晓的人却已经不多了,可67岁的蒋缓和老师傅回忆起来依然朗朗上口。蒋师傅告诉我,“佑帝头、天龙头、斤工头都是剃头的好日子。”我对“斤工头”感到十分好奇,蒋师傅告诉我,斤工是一个传说,说是古代一个皇帝的儿子叫斤工,所以这个月又叫太子头,寓意吉利的意思。老师傅还说,五月的话,村里人就不会给孩子剃头了,因为剃了会生癞痢头,又叫头癣,得了这病就很难好。

      蒋师傅说自己爷爷也是乡村理发匠,只不过在他出生前就过世了。他是10岁的时候跟爷爷的徒弟学的剃头手艺,没学几个月就出师到乡村给人剃头了,因为年龄小,出师快,人们还说他是基因遗传得好。

       蒋师傅回忆,六十年代剃头,村里人都是“包头”的。所谓的“包头”,就是这一户人家一年到头剃头的任务都给一个师傅包了。那时候包一年的剃头费是一元三角,多的时候是一元四角。通常给小孩理发不用钱,但管吃,一户人家有小孩剃头的话,一年可以管吃四顿饭。那个年代,由于剃头师傅少,蒋师傅一个人就要剃上百个村。一个村差不多二十天要轮一次,因为男人们二十天左右胡子和头发又会长长了。有时,忙都忙不过来。

      蒋师傅说:“最忙的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温州开理发店时期。那时候一个人带三个徒弟,忙的时候,从早上一直剃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新桥、潘桥、桥溪等五六个小镇的人都来我店里剃头发,一个月的收入就可达上万。我的大半辈子都在为人理发,在乡村剃了二十年,在温州剃了二十年,在文成这五平方米的小店里又剃了十几年,现在老了,剃不动了。”

      是啊,岁月如梭,转眼,剃头少年已是满头银发。

      我问蒋师傅,六七十年代剃满月头的费用是不是像现在一样得给个小红包。蒋师傅笑着说,那时候没有红包,现在给红包也是主人自愿出的,以前的话就是两个鸡蛋、一壶红酒再加一碗面。剃孩子的满月头是有讲究的,要做“五福四转”,就是在孩子洗头的面盆里画一道符和做四个动作,类似于祈福的小仪式。剃满月头,需从脑门左侧开始剃,意为“开门头”,护佑孩子一生平安。剃完之后,需要把婴儿剃下来的胎发用红纸包好给对方,这样可以给孩子压惊辟邪。说到这,蒋师傅来了兴致,接着说,要是剃将死之人的头,就要从后面剃起,意为“从头开始”。要是剃和尚头的话,也有讲究,需要拿着一个碗,口含白开水对着和尚的头喷三次,且得先从中间剃三刀。我问,对着人家头喷水,对方不会生气吗?蒋师傅笑笑,不会的,这是一种许愿仪式,和尚们知道的。蒋师傅还告诉我,这落在地上的头发是种菜的最好肥料,种出的番薯、芋头特大特肥,以前收地上碎发是论斤卖,现在种地的人少了,过来收头发的人也少了。

      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多,蒋师傅已经为26个老人理了发。蒋师傅说,他一天最多剃30个头,再多,身子骨就吃不消了,人会站不住。蒋师傅剃头有个细节,第一步就是将人的衣领内翻,然后开始理发,接着将凳子放倒,让人仰面,再用热毛巾捂在人嘴上,其间反复擦的力道会逐渐加重,之后用刮刀刮胡子、刮脸,最惊讶的是师傅的“刀锋洗眼”技艺,在眼角边轻轻一挥一舞就洗去眼部的脏东西了。蒋师傅说,如果不洗,尤其是老人,还有就是从事水泥、木工行业的手艺人,脏东西特别容易堆积在眼角,这样就会堵塞眼腺,让人眼泪流不出来。接着,蒋师傅将凳子重新竖起,再对着理发人的脑袋仔细修剪头发,最后就是洗头,洗完后,将顾客的领子外翻,每个细节都认认真真对待。顾客就开玩笑地说,蒋师傅剃头就像割菜一样,又快又好。

      同样,剃了将近50年头发的珊溪镇坦歧村朱德松师傅告诉我,每个行业都有规矩,剃头也不例外。就说刮脸吧,就要刮七十二刀半,朱师傅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最后半刀在额头,前后推一下,就算刮好了。在以前有个说法,就是要饭的人他会向地主要饭,但不会向理发匠、道士、划船行业的人要饭,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行业的等级跟要饭是一样的,所谓三十六行,四十八等,七十二样,说的就是这个理。以前,村里的人都是“包头”,不像现在自己走到店里剃头。

      每次临近农历十二月,朱师傅说自己就要提着剃头篮下村给人家剃头了,年底前给村民理发都是免费,为的就是给明年的活揽生意,因为这次给这户人家头发理了,相当于“定头”了,从明年正月开始,这户人家全年的头就是你包了。

      朱师傅还说,其实理发匠带徒弟,都说自己是师傅,但真正的师傅是吕洞宾。关于吕洞宾,民间流传一个故事,说是皇帝朱元璋长了一个癞痢头,每次理发匠剃头要是不小心碰到癞痢就会招致杀生之祸,这事被吕洞宾知晓了,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名理发匠,上门给朱元璋理发,不但把朱元璋头剃好了,而且治好了癞痢头,因此民间理发匠们就将吕洞宾奉为理发开祖师。

      其实理发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记载秦桧曾唤一镊工为他栉发,以五千当二钱赏给镊工。”“栉”的意思在朱熹《诗·周颂·良耜》的注疏中有写到“其比为栉”,“栉,理发器也。”“栉发”称为“理发”。理发行业空前发展是在清代,源于清入关时下达的“剃发令”,那时,官府们召集剃头匠,让他们挑着剃头担给男子们剃头梳辫,这在《清稗类钞·帝德类·世祖下剃发令》有记载:“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县官令剃匠负担行市,见蓄发者执而剃之,违即被杀,悬其头于担上之竿以示众。”在我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所以大家是不愿意被剪掉头发的。剪头发就相当于一种刑罚,秦汉时期叫这种刑罚为“髡”,“髡”刑虽不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确实对人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剃发令”让理发行业兴盛起来,也养活成就了一辈又一辈的手艺人,就像苏轼赋诗所云,“虽说毛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如果你想了解乡村理发师的手艺,不妨去乡村理发店坐坐,领略一下老师傅们的“顶上功夫”!

N 编辑:张嘉丽责任编辑:张嘉丽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