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管控组抗疫工作纪实系列报道—— 监督检查 他们是我县疫情常态管控下的督查“先锋队”

文成新闻网讯 ( 记者 赵敏 赵礼锋 潘聪聪 ) 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国内疫情进入常态化管控阶段,随着复工复产的进一步深入,市民们一定程度上也对疫情产生了麻痹思想,面对疫情防控的新特征,我县第一时间组建了督查先锋队,对入境人员管理、重点场所疫情防控、隔离人员管理、复工复产复学复市等开展疫情常态管控督导工作。
他们没有隔离服、护目镜,却闻令而行,逆行而上;他们晨访夜查,排查漏洞、补齐短板,用敏锐双眼追击问题。
疫情面前,他们是常态管控下的督查“先锋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督查人的责任与担当,为我县群众构建起一张“生命健康安全防护网”。

蓝文杰:每日都在“战时状态”,深夜加班是常态。
蓝文杰,公阳乡党委副书记。自4月12日收到上级指令后立即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明天就开始督查了,时间紧,任务重。在此之前我必须尽快理清方案,将工作安排妥当,确保第二天工作精准有序开展。”人员分配,定督查方案,明确工作纪律,制定落实目标,从无到有,蓝文杰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事无巨细的安排着,直至深夜。
在督查工作中,蓝文杰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深入防控一线,强化监督督查,坚持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督查就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身后就站着全县的老百姓,我们的督查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郑活泉: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郑活泉,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自参与督查工作以来,始终秉承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化压力为动力,认真督查、风雨无阻。
“督查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现阶段没问题不代表后续不会出现漏洞,时不时的进行巡查,不仅能营造严谨的防控氛围,也能让大家重视疫情的防控。”督查片区内大到企业单位,小到街头巷角,郑活泉都查无遗漏,步数破万已是常态。为保证督查结果准确可靠,他经常选在上下班人流量多的时候对相关区域进行暗访检查,结束检查的时候早已错过饭点,只能与同事们在路边叫上一碗热面,草草解决,又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中去。
他说:“大家工作都这么辛苦,让食堂的人等我们也不好意思,更不想麻烦他们,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了。”

吴沈海:敢于亮剑,精准督查推动落实
同一时间,第四纪检留察室的吴沈海也义无反顾投身到督查先锋队中。当日事当日毕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随着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不少务工人员踏上了返文之旅,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吴沈海第一时间去实地进行核实。最多的一天,更是前往了9个不同的单位进行人数核实。一天的奔波让他身体异常疲惫,但他仍旧坚守在岗位上完成当日的工作。
铁面无私、严格执纪的他,严肃问责疫情防控失职失责问题,督导联系区域负责人,严肃查处涉疫违纪违法行为,为坚决打赢战“疫”提供有力纪律保障。每日辛勤的工作也从未听他叫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他只说,“相比武汉的工作人员,我这根本不算什么,而且这里很多干部从大年初二就在这工作了,一直坚守着岗位。大家都那么认真的工作,我也不能拖后腿。”

陈樟:绷紧抗疫这根弦,把事情做好
从疫情开始,县融媒体中心的陈樟就主动请缨投入抗疫工作中。从年初的应急广播到卡口执勤,再到现在的防疫督查,一直在抗疫工作路上。
“督查,不怕发现问题多,就怕自己忽视了。”敢于担当、冲锋在前的他,督查工作开展以来,日里深入村居、景区、学校、复工企业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督导检查,记录防控情况;回到办公室,马上把当天的工作形成清晰、准确、翔实的书面材料。督查报告,必须非常严谨,每个数据每个问题都要分毫不差。一篇几百字的总结报告,通常要写上一两个小时,晚上7,8点吃饭也是常态。
面对每日高强度的工作,陈樟紧绷着抗疫这根弦:“有幸参加了这个团队,就要把事情做好!”
在疫情大考中,每一位督查成员都有讲不完的抗疫故事,他们没有怨言、没有犹豫,以团结奋斗的姿态化身为勇猛刚毅的战士,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用实际行动展现督查人的政治本色,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