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文化  ->  原创专栏  ->  其他原创  -> 正文其他原创

周必大与永嘉学人的生死之缘

□ 胡雄健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8日 来源:

 

       南宋名相周必大是江西庐陵人,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四代老臣,为官45年,累官吏部尚书、右丞相、左丞相,封益国公,有《益国周文忠公全集》200卷存世,是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与欧阳修、杨万里是老乡,也是好友。周必大虽然在学术思想上,倾向于朱熹的理学,但与永嘉学派的中坚力量,却有着很深的个人友谊和渊源,并因此在“庆元党禁”中被冠以“伪学”和“逆党”的领袖,与永嘉学派主将和永嘉学人共沉浮。

       据清代《宋元学案》的说法,永嘉之学源出二脉,一为“永嘉九先生”,二为汝阴学人袁道洁。“永嘉九先生”,亦称“元丰九先生”,因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永嘉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戴述等九人去汴京太学学习,研究“伊洛之学”。永嘉九先生为首者周行己,瑞安人,尊为永嘉学派开山祖,曾在温州谢池坊筑浮沚书院,招生讲学,世称“浮沚先生”,名气很大。福建古田前洋村的余家大厝,建于清初,柱子上有一幅对联: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朝文;室有余香宝桂谢兰周氏草。联中的“周氏草”,指的就是周行己建于温州谢池积谷山的博士草堂,亦称“东山堂”。如南宋“永嘉四灵”翁卷写的《题周氏东山堂》,诗中的第一句就是“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周行己与周必大虽然在人世间没有交集,但冥冥中却大有关联。

      周行己(字恭叔)晚年应太学旧友、郓州知府王靓之聘入幕府,结果病逝于山东郓州,王靓不但出钱出力为之料理后事,还奏请朝廷将周行己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并派人护其灵柩回瑞安湖岭,落叶归根,“贤愚俯仰一抔土,伊洛渊源百世师”(清林青云《谒周恭叔墓》)。周行己去世的第二年,王靓的外孙,周必大就出生了,由此是否可以理解,周必大未出娘胎,就与温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永嘉之学的另一脉为汝阴人袁道洁所拓。薛季宣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从程颐弟子袁溉(字道洁),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绍兴三十年,以二伯父昌年恩荫鄂州武昌知县,后迁官大理寺主簿。薛季宣将所学传之陈傅良,最后由跟从陈傅良四十年的叶适开流纳泉集大成,倾力薛陈之事功,吸收二程之心性,令永嘉之学发扬光大、独具特色而与朱熹的理学、陆九龄的心学鼎足而立。而周必大对叶适有知遇之恩,正是因为周必大的举荐,叶适才得以漕试中举,次年高中榜眼。对此,时任右丞相的周必大在淳熙六年(1179)给友人的信中说道:“前年秋,偶见温州叶适者文笔高妙,即以门客牒漕司。适会有石司户识见颇高,遂置前列,省试幸在行间,廷试遂居榜眼。……然叶行年三十,在乡曲木尝发荐,以此知遗才甚多”。淳熙四年,周必大以自己门客的身份保荐叶适通过两浙东路转运司(漕司)的“发解”考试,次年得以参加“高考”并高中进士第二名,历仕三朝,累官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宋光宗即位才三个月,就罢了周必大的左丞相职务,受周的牵连,本在朝廷干的好好的太常博士叶适,当月就被打发到湖北任安抚司参议官了。可见,在皇帝眼里,周必大和叶适就是一伙的。叶适为王十朋的儿子王闻诗写的墓志铭称:“周丞相既罢,因以去者多善士”,颇有自嘲之意。

      叶适的学术思想多承自陈傅良,但他与陈傅良都对永嘉郑伯熊执弟子礼。所以如果梳理永嘉文脉的话,可以得出这么一个传承关系: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而周必大与郑伯熊和陈傅良的关系也不错。陈傅良和叶适的老师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南宋绍兴十五年进士,与弟伯英皆私淑前辈周行己学说,为洛学再传学者,由是永嘉之学“周作于前面郑承于后”(叶适)。至乾道、淳熙年间,“永嘉学者联袂成帷,然无不以先生兄弟为渠率”(《宋元学案》)。周必大对郑伯熊非常敬重并为其诗集题跋:“郑景望学问醇正,见于履践”(《文忠集》卷186),“通经笃行,见谓儒宗”(《跋郑景望诗集》)。

      周必大原本与陈傅良的交情就不错,其在给永嘉人陈自修的信中说自己与“君举(即陈傅良)交游三十年,心实敬爱不少忘”。陈傅良和周必大二人都注重实务,陈傅良崇尚事功之学,提倡经世致用,周必大承北宋儒学传统,反对空虚不实之风。但后来二人因为对湖南的税收问题产生分歧,“公而忘私”,以致二人后来的友谊和私交渐行渐远,令人唏嘘不已。陈傅良从弟陈谦,被公认是“周相门下士”,当周必大失势时,陈谦也由枢密院编修官出为江州通判。

       周必大的政治命运还因“庆元党禁”事件而与永嘉学子共沉浮,从宁宗庆元元年开始历时6年的学术大清洗,令永嘉学派的中坚力量包括5位非温州籍贯的门生共14人全被列入59人的党籍名单,令永嘉学派一蹶不振,而周必大则被指责为“伪学”的领头人,《宋史·周必大传》:“自庆元以后,(韩)侂胄之党立伪学之名,以禁锢君子,而(周)必大与赵汝愚、留正实指为罪首”。宋史上虽然将周必大、赵汝愚和留正三人(三位丞相)列为“伪学”的“罪首”,貌似他们都与永嘉学人关系不错,其实留正因与周必大是政敌的缘故,所以对永嘉学人并不感冒,对此,朱熹看的很清楚:“留(正)疏伪学,以上下文考之,正谓永嘉耳”。可见,庆元党禁的发酵,与留正于淳熙末年以攻击道学为名,专门攻击永嘉之学不无关系。

      在庆元党禁中被边缘化的永嘉学派的政治干部,包括陈傅良、薛叔似、叶适、蔡幼学以及宁波楼玥等,都属于周必大战队的。如薛叔似是薛季宣的学生,与陈傅良是儿女亲家,孝宗皇帝为挺周必大,特意将薛叔似提拔为左补阙,即一种谏官的官职,而看周必大不顺眼的光宗皇帝,一上来就把薛叔似的谏官职务给拿掉了。

      瑞安蔡幼学(1154-1217)是陈傅良的学生和同科进士,郑伯英女婿,累官兵部尚书,是永嘉学派的主力军之一,但在庆元党禁中,也被从秘书省正字发配为福建常平提举。 

      周必大去世后,宋宁宗于开禧三年命楼钥为周必大撰墓碑铭。可见,周必大与永嘉学派、永嘉学人还真有点生死之缘的味道。宁波人楼玥是郑伯英的同年,累官吏部尚书、资政殿学士,在庆元党禁中被贬知婺州。楼师从薛季宣,与陈傅良“义兼师友”,自称“虽不得执经其门,尝深叩之.....与止斋游,前后三十年”,并为撰《陈傅良神道碑》:“中兴以来,言理性之学者宗永嘉”。楼玥曾任温州教授、乐清知县和温州知州,是推动温州宋代文化发展的有功之臣。

N 编辑:张嘉丽责任编辑:张嘉丽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