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国际  ->  书话漫谈  -> 正文书话漫谈

数 点 家 山 常 在 眼

——《舟行忆永和兄弟》鉴赏兼及周必大诗歌创作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6日 来源:

廖鸿灵(杭州医学院 副教授)

  《舟行忆永和兄弟》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的周必大所作的思乡怀人诗。诗云: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所谓鉴赏就是鉴定和欣赏,要鉴赏一首诗首先要读懂这首诗,然后才能进行分析鉴定和欣赏。深入鉴赏《舟行忆永和兄弟》,可以读出别样的况味和意韵。

  • 周必大其人

  “每一首诗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人;想吃透这首诗,最好先懂这个人。诗人的后面是一个世界,诗歌,是他展现于世界的姿态和光彩。”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名相。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代君王,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为官四十余载,先后任南宋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枢密使、左丞相, 谥号“文忠”,宋宁宗亲赐御笔“忠文耆德之碑”六个字。

  周必大是南宋中兴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宋孝宗时官至左相,被孝宗引为心腹,《鹤林玉露》中曾载其轶事:“近时,周益公长身瘦面,状若野鹤,在翰苑多年,寿皇一日燕居叹曰:‘好一个宰相,但恐福薄尔。’盖疑其相也,一老珰在傍,徐奏曰:‘官家所叹岂非周必大乎?’上曰:‘尔何知?’曰:‘臣见所画司马光像亦如必大清癯。’上为之一笑。 未几,遂登庸,为太平宰相,与闻揖逊之盛。出镇长沙,退休享清闲之福十有余年。”由此足见其与孝宗关系之铁。他虽曰“太平宰相”,退休之后也“清闲之福十有余年”,他在位时凭自己的能力对朝廷作出的贡献却不可小觑。其执政时期直言敢进,努力整顿军务,重视选将练兵,积极备战,以图恢复,对金则不卑不亢,积极维护国家荣誉,孝宗曾称许他“临事明敏而有决”,传位于太子时钦点其为顾命大臣。而与之政治地位相当,在文学方面,他一生学问博洽,著述颇丰,著作宏富,有《文忠集》二百卷传世。主要版本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代祁氏澹生堂钞本、傅增湘校清欧阳棨刻本,后两者均收录于《宋集珍本丛刊》之中,前者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外,其诗文均收录于《全宋诗》及《全宋文》当中。其中博涉题跋、日记、序、诗、表奏等各种文体,四库馆臣据宋史本传称“必大以文章受知孝宗,其制命温雅、 文体昌博,为南渡后台阁之冠,考据亦极精审,岿然负一代重名,著作之富,自杨万里、陆游以外,未有能及之者”,同时其提携文士、深入文坛,胡铨、 朱熹、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洪迈兄弟等均与之有交往,其与文坛交往深厚可见一斑。今人更有文章将其定位为“南宋中期文坛领袖”。 陆游在《文忠集》原序里写道“时固多少年豪隽不犀之士,然落笔立论, 无敢撄其锋者,惟公一人。”宋史列传里评价其“制命温雅,周尽事情,为一时词臣之冠”,高宗称赞其为“掌制手”,其人知识渊博,精通经史子集, 熟知各类掌故,收藏各类金石书画,积极进行文献整理:编纂了大型类书《文苑英华》、整理并刊刻了《欧阳文忠公集》,不可不谓为一个全能型知识分子。 同时,他还是一个刚正不阿朝廷官员,充满正能量。宋史列传本传述其“缴驳不避权幸”,连皇帝都称赞他“卿不迎合,不付丽,朕所倚重。”

  另外,周必大还是军事家、经济学家、出版家。用当下的话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跨界的复合型人才。

  • 周必大的故乡情怀

  对于每一位诗人、作家来说,乡情、亲情和友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带着无限的乡愁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不断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灵魂拷问。因为只有故乡才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才是每个人情感的最真实的寄托。作家麦家说:“回到故乡,就是回到真实”。

  庐陵是周必大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那里的山水草木和肥沃土地是孕育周必大的摇篮。正是故乡庐陵的山水养育了周必大,作为一名长年在外为官的人,他也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故乡,故乡的山水自然会在周必大的记忆和梦境中永存,故乡的风物自然会在他的一些诗篇中得到反映。在二百卷《文忠集》中虽然诗歌只占周必大全部作品的一小部分,只有六百多首,但他在诗歌中却有相当的数量是描写故乡山水风物的。关于周必大的故乡情怀李仁生先生的论文值得大家学习。

  周必大的一些诗作正是通过描写故乡特有的山水风物,吟咏家乡的绮丽风光,以此来表达他热爱故乡的深情。这些诗作都是取材于庐陵大地上的山水名胜,角度新颖,笔触细腻,意象鲜活,写景言情,自然古朴。这些诗作让读者从中领略周必大诗歌的故乡情怀,《舟行忆永和兄弟》就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首。

  在这一类诗歌中,首先是对母亲河——赣江的描写。赣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自南而北流经大半个江西,是江西的母亲河。周必大曾写过一首诗,诗题就叫《赣江》,诗曰:

  迹落蛮夷地,艰危分饱经。盘过随根舞,惊浪溅船零。石乱舟才过,峰回眼谩青。晚来荒浦宿,愁绪转冥冥。

  绍兴十四年(1144),周必大写作《赣江》一诗时年仅十八岁,虽然这时期他随同伯父周利见寓居于赣州的寿量寺内读书,但由于他经常要回到庐陵老家探视,一般都是乘船往返,赣江十八滩自然是必经之途,《赣江》一诗就是作者记叙了自己往返于庐陵和赣州之间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如果没有亲历赣江上游的行船,是难以想像其中艰险的。那一叶扁舟如同一片树叶,随着浪涛在赣江的江面上下翻滚,左右盘旋,梢公用尽全力挥舞木桨,竭力躲避一个接一个的惊涛骇浪,浪花泼雨般地溅进船舱。经过一番拼搏,费尽周折,好不容易避过了江中星罗棋布的乱石,小船似乎是从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回来。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只见眼前一亮,出现一片绿草青青,人们担惊受怕的心情一扫而空,迫不及待地打量着眼前令人陶醉的青山绿水。深夜露宿在荒无人烟的赣江岸边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白天行驶在赣江上时的紧张

  早已是烟消云散了。该诗惟妙惟肖地记录了周必大在面对赣江急流险滩的艰险行程中对艰难险阻表现出镇静自若的心态。

  其他言及赣江的诗句, 如“日薄云浓风转动,江寒水落浪生还”(《送陆先生圣修赴闱》),“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舟行忆永和兄弟》)这首诗将在下文作详细解读鉴赏。这些诗都是以赣江为背景,或写送行,或寄相思,无不包含着作者对赣江的深厚感情。

  其次,家乡景地白鹭洲、神岗山,佛教名山青原山,休憩地平园均入周必大诗中。对于家乡的名胜景观,周必大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娓道来。在这首诗中,重点介绍了庐陵的名胜景观。江之滨的白鹭洲,地处江中心,二水夹流,恰与李白所咏的金陵“二水中分白鹭洲”如出一辙,洲上茂林修竹,沙白鹭飞,青翠雅静,景色优美。对于家乡神岗山这一风景名胜,周必大自小熟悉,对于陈竺的政绩功德,周必大也是仰慕不已。位于吉安城东的青原山,也是风景优雅,古人对其山水是这样描绘的:“青原之山高人云,螺江之水无纤尘。南宋诗人杨万里称赞它是:“江西山川第一景”,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秀色悦人。青原山不仅是佛教胜地,还是庐陵文化的荟萃之处,历代凡到庐陵的显宦儒士,都要到青原山拜谒游览,许多文人学士纷至沓来或游山玩水,或探奇访古,或讲学授徒,或读书励志。

  凡此种种,可以看出周必大的故乡深情,他是一个有爱心,有情怀的人。

  • 《舟行忆永和兄弟》鉴赏

  了解了周必大的生平和故乡情怀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对《舟行忆永和兄弟》作一鉴赏。为了笔者行文方便,也为了读者诸君阅读方便,兹再将原诗录于下: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先对诗中一些词语作些解释。“永和”是地名,今吉安县永和镇,周必大的故乡。“吴帆”指舟行的目的地,也就是说行往吴地的船帆。这首诗大约作于绍兴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51年),二十六岁的周必大进士及第,授职左迪功郎徽州司户参军。司封郎官王褒看中周必大,将女儿许配给他。绍兴二十三年,周必大到平江昆山(今江苏苏州)迎娶夫人王氏。当诗人离开家乡顺赣江而下前往吴地时,漫长的水路,沿江的风物,无处无事不触动他的乡思,于是写了这首七律,以兄弟之忆,表故乡之思。“系缆”是系住缆绳的意思,指停船。“家山”指家乡之山,暗谓故乡也。唐代诗人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有“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之句。宋代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词:“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诗云:“旧市越溪阴,家山镜湖畔。” 明代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闲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代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常在眼”谓家山虽从视线中消失,但仍时时浮现在眼前,意在倾诉对故乡的思念之切。“寒雁”指深秋之雁。“关情”,南飞之雁鸣,牵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长年”古代对船工的称呼。“南来鲤”意谓从南方故乡来的鲤鱼。 行文至此,我们对《舟行忆永和兄弟》字面意思的理解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现在我们用白话来顺一遍:

  一只小船挂起了征帆,直下吴中,不知走了多远。只记得,几回回停舟,几回回解缆。冬日的阳光迷漾清寒,云彩也仿佛冻结,挂在天边。空阔的江面上,无风,浪也翻卷。故乡的青山,常在眼前;一声雁唳,更使我神情黯然。船工捕得一条鲤鱼,据说它来自上游的乡关;赶快杀掉它吧,也许鱼腹中装着家书,书中写着手足的眷念。

诗中最后两句(尾联)用了《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如果对这个典故不熟悉,可以去读一读《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

  古诗是神奇而魔幻的,对它的理解,其层次深浅可谓是大相径庭,这或许也是董仲舒“诗无达诂”的应有之义吧。我们理解了一首诗字面上的意思还不够,还要从诗歌的写作技巧,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意象,诗句的意境以及整首诗的意蕴中去理解深层次的东西,去发现诗歌的言外之意。我们对《舟行忆永和兄弟》已经有了大致的理解,文字疏通了,字面意思也理解了,并且我们还知道这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如果就此作罢,那么我们还是个小学生。我们至少要成为中学生,大学生,或者说要达到中学生,大学生的水平。

  笔者水平有限,承蒙不弃,参加本次研讨会是来学习,共享盛会,而无能共襄盛会。再说“诗无达诂”,又限于篇幅,别的也不说什么了。下面两点还想在本小标题内再添个蛇足,就正于方家。

  一是从格律诗的创作上来说,本诗首联记事。“一挂吴帆”是说自水路前去吴地,“不计程”是无法计算路程,极言自乡至吴水路的遥远;下句承接上句,从船只多次的停泊与开行再写行舟之久。两个“几回”,见水路行程的单调与乏味,又与上句“不计程”相照应。虽不言“忆”,而“忆”意隐含其中。颔联写景,这是一联工整的对偶句。上句写天空,下句写江面。江南秋色本是迷人,更何况此次又是江行。然而映入诗人眼帘的却不是“楚天千里”的一片“清秋”,而是“天寒”“云冻”“江阔”“浪生”。“天寒”二字固然有诗人自己的感觉在内,“云”之能“冻”更是经过诗人感情滤化了的意象,表现了天色的阴霾、沉重。然而诗人还叙述,此刻天空是“有日”的,“有日”则云不应“冻”,但“云犹冻”,可见日色的晦暝,更增加了惨淡的气氛。再看江面,“江阔”本给人以显豁之感,再加“无风”,则更应是坦途,但“浪自生”显出了水势的汹涌。这一联描绘景色确切;“有日”“无风”,一有一无,都能宕开一步。虽是景语,但也表现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那黯淡、凄凉的心境。颈联也是以工整的对偶写景。上句从“家山”之变为“数点”,可见诗人自登舟离家的那一刻起,就凝望着越来越远去的故乡;从“常在眼”三字,可以想见当这“数点”“家山”从视线中消失之际,它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上句浸透了诗人难以排遣的乡思乡愁。下句的“寒雁”与颔联的“天寒”相照应,点明时值深秋。凄冷萧瑟的秋天本来容易使人产生思乡之情,更何况此时大雁又正飞向诗人离别了的家乡,长空一声雁叫自然会牵动诗人满怀的愁情。这一联中的“数点家山”与空中“寒雁”本是一幅淡远迷蒙的水墨画,一声雁叫又为这画幅增添了凄冷的气氛。颔联、颈联同属写景,但前一联写的是自然界之大景,情隐含于景中;后一联写的却是与诗人关系更为密切的远景,情与景结合更为紧密,抒情性也更为明显。“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堪称千古名句,无论是对仗的工整,意象的朦胧与鲜活,意义的深刻和情感的浓烈都做到了家。尾联转入叙事。船工在行舟时捕得鲤鱼是很平常的事,诗歌的妙处在于诗人在“鲤”前加了“南来”二字,鱼是从家乡来的,然后借用这习见的事,通过《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典故,抒发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典故用得巧,表达了深沉的抒情意味。当代古典文学家金性尧《宋诗三百首》说“船老大得到一条鲤鱼,作者想起古诗里面的两句诗,唯恐其中有书信,赶快叫船老大剖开。亦明知是一种空想,但思家忆弟之情却表现得极为真率。辞尽而意未尽,全诗心裁即出此两句中。”

  从表面看,这首七律以“行舟”为线索,全诗四联围绕行舟分写行程之远、江行之险、家山寒雁、烹鱼取书;而究其内在的含义,忆兄弟、思故乡的情愫才是贯串全诗的一条主线,无论记事、写景、用典,其中包含的抒情成分是一层深似一层的。因此,除诗题而外,全诗无一字写及手足情,而手足之情甚浓;无一句明叙家乡恋,而家乡之恋自深。这便是诗坛领袖炉火纯青的高妙赋诗技巧所在。

  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乡怀人的情绪往往是在一个人落魄失意,孤独寂寞,凄惨无助时产生的情绪。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个时候由于切肤之痛的现实际遇和真实感受,是最易得思乡怀人之佳作的时候。杜甫《月夜忆舍弟》,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皆属此类作品。一个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时候,一般不会思乡怀人,可能还有点飘飘然。周必大那个时候是得意还是失意呢?前文说过这首诗大约作于绍兴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51年),二十六岁的周必大进士及第,“金榜提名时”,两年后写诗的时候是到苏州迎娶王夫人的,是“洞房花烛夜”啊!都是人生之大喜啊!为什么此时还会如此惆怅呢?难道叫他娶老婆是被逼无奈么?这就奇了怪啦?

  这种反常的现象,必定是有原因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启发读者,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陆游《示子遹》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其实读诗的功夫何其不在诗外呢?要读懂周必大当时的心情,须跳出字句的拘挛,到更大的背景下去寻找答案,这就需要诗外功夫了。要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心态中去考察。

  周必大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覆亡而南宋王朝继之发展的时期, 此时的宋王朝,国都沦陷,国土丧失,徽、钦二宗被金人俘虏,宋高宗赵构辗转流离终于在临安继位建立了南宋王朝。当时的 士大夫阶层面对靖康国难和金对峙的严峻局势,产生了一股强劲的爱国忧政思潮,这就使得士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文天祥《正气歌》云“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岳飞的《满江红》慷慨激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字字滴血;而最能激励人心的句子,则又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前者,写出了爱国志士们共同的复仇心理;后者,又表明了他们肩负复国重任而感发的迫切自勉心情。对于南宋士人来说,国破君虏是他们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是他们精神上永远的痛,国土家山成了他们的心理情结。这种情结总是会自然不自然的流露出来。南宋末年大画家郑思肖(原名之因)画兰不画土,自称“露根兰”,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答曰:“土为番人夺取矣!”南宋亡,他把姓名改为“郑思肖”,“思肖”思趙也。

  周必大水路迢迢,东吴娶亲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况且此时的周必大“位”已经不卑啦。因此,幸事当头也不忘家国社稷之忧。

  • 余论

  周必大诗歌共600余首,创作时间由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年)起至嘉泰四年甲子(1204年)止,横跨60余载,几乎囊括了周必大的一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忠集》中他的诗歌主要分布在《文忠集》前八卷。 即《省斋文稿》前八卷,及《文忠集》第四十一至四十三卷,即《平园续稿》。周必大的诗歌作品与其人生经历、思想变化息息相关,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决定了他诗歌内容的变化,因此要对周必大的诗歌创作进行梳理,必须与他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而其不同时期诗歌数量的变化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一定关联。

  在 1141 年至 1162 年这约二十年间创作了 115 首诗歌, 而 1163 年至 1174 年这约十年间创作了 187 首诗歌,1175 年至 1193 年这约二十年间创作了 141 首诗歌,而 1194 年至 1204 年这十年间创作了 201 首诗歌。可以说就诗歌创作的数量分布来看,周必大的诗歌创作有两个高潮期,各持续约十年。第一个十年从隆兴癸未(1163 年)起至淳熙甲午(1174 年)止,而第二个十年从庆元丁巳(1197年)至嘉泰甲子(1204 年)止。

  如果再结合周必大的人生经历来看,1141年至1162年,周必大从一介布衣成为馆阁文臣。1163年至1174年与周必大两次奉祠的时间基本重合。1194年至1204年与周必大再被启用直至位极人臣时间基本重合。诗歌风格从初始逐渐到成熟。

  诗歌风格是一个诗人个性特质在诗歌创作中的投射,它是诗人的一种个性化书写,是诗人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所表现的出的总体倾向,是诗人诗歌创作趋向成熟的标志。诗人的创作个性是诗人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在动因,创作个性与诗人个人性格特征有关,但又不完全与之相符,它还与诗人的审美理想、个人才能、时代特点、社会风气等等有联系。曹丕在《典论?论文》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说的就是文学的风格与作家的个性气质有关。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则更进一步认为:“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盖言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乖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诗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论述了作家的创作风格不仅与先天的才、气有关,还与后天的学、习有关。他还在《文心雕龙?时序》 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寄于时序”,论述了文学与时代、社会是有关系 的。可见,诗歌风格的形成取决于诗人的创作个性,而诗人的创作个性则是由 诗人的个性气质、才能、后天习染、时代与社会风气等诸方面构成的。因此要分析周必大诗歌风格的成因,我们不仅要考察周必大个人的个性气质、审美理想等内因,还要考虑时代、社会等外因。

N 编辑:张嘉丽责任编辑:张嘉丽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