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点燃“红色引擎” 打造红旅圣地 助力共同富裕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苗苗)“坦歧星火四周燃,千里燎原红遍天……”近段时间,走进坦歧村红色街区,便能听见悠扬的歌声传来,漫步长街,回溯精神的根脉,感受涌动的初心,仿佛回到了1935年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
古老的街巷,斑驳的墙面,长着蒿草的屋顶,珊溪镇坦歧村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讲述这个村落古老的历史。坦歧村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1935年,在这里诞生了瑞泰边第一个党小组——月光支部,以及文成县内第一个党总支,自此,“浙南星火燎原地”坦歧正式走进了历史舞台,迎来了红色时代。

今年来,珊溪镇借势建党百年契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红色坦歧·星火1935”红色研学旅游街区,其中包括星火驿站、月光支部、朱大孝故居陈列馆等14个子项目,打造集红色研学路线、红色旅游目的地、基层党建示范点、共同富裕乡村样板等为一体的红色基地。
“身处红色街巷,让我感到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般渗透人心、鼓舞人心,激励我们前行。”村民蔡友悦说道。

月光支部

坦歧革命陵园

瑞泰边联络站
坦歧村这数百米街巷,承载着一段段深邃的历史……月光支部带我们回到了当年那个幽深僻静的“外个洲”,烈士陵园“白皮红心”的钢铁战士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瑞泰边联络站“百变”交通员的故事让人听后不禁发出连连赞叹,朱大孝故居中的一文一物都印刻着“虎穴笼中一百天,严刑拷打只等闲”的豪言壮语……
石雕、军鞋、壁画、红旗……在坦歧村红色街区,一幅幅红色画面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封存着历史的印记,见证着乡村变迁的老街巷,曾经是附近居民口中“家门口破败的小巷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红色街巷,成为研学旅游的好去处。
“风展红旗如画,峥嵘岁月如歌。回首过去,我们备受鼓舞。立足当前,我们信心满怀。”百岁老党员蔡世调说道。
在红色街巷阵地氛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珊溪镇锚定3A级景区村创建标准,探索红色业态植入,实现红色资源政治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进一步形成“人流效益”、“经济效应”,全面推行“红色+绿色+古色+文色”的发展理念,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创建革命老区村共同富裕示范点。
编辑:项露露 责编:赵海镇 监制:陈叶静 总监制: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