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妇联“加减乘除”法 守护家庭幸福 共筑社会和谐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包小荣)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近年来,文成县妇联立足家庭,聚焦家事,以家事化解服务为切入点,创建“1+5+N”家事化解闭环服务模式,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多元融合,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做实做深做细家事化解,促进家庭平安、社会和谐,在助推社会基层治理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抓“加法”强固本之基
在加强网络方面,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和与法院、公安、司法、民政联动,维权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打造以婚调委为主体,“丽姐工作室”、“法院丽姐”“婚登丽姐”“矛调丽姐”“公安丽姐”为辅,“乡镇家事帮帮团”和村妇女维权服务站为抓手的“1+5+N”家事化解闭环服务网络。
在加强机制方面,推进“家事化解服务一件事”改革迭代升级,推行“三免原则”,履行“四有四必”服务承诺,实行及时调处、法律援助、跟踪回访、困难帮扶、督查考核制度等五项工作制度。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家事纠纷实行信息通报共享,及时分流调处。
在加强队伍方面,以“丽姐”为引领,致力于培育县、镇、村三级调解员“铁军队伍”,2020年7月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员培训班五期,共安排529名以村妇联干部为主的基层调解员参加培训,涉及全县244个行政村,实现婚姻家庭辅导员力量县域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婚姻家庭辅导员的调解能力,织牢织密服务基层治理一张网。

做“减法”畅化解之径
通过预防化解“民转刑”案件,聚焦“婚恋”“家暴”“性侵”等“民转刑”案发风险领域,三联三防,扼制风险源。“丽姐工作室”常态化入驻法院后,先后协助法院调解疑难杂症案件177件,调解案情复杂、判决可能引发缠诉、上访、自杀等存在社会安全风险的案例15件。据文成法院统计,2019年、2020年、2021年审结的家事案件分别以948件、644件、618件呈逐年下降之势,预防“民转刑”成效明显。
减少家事纠纷。通过数字赋能,将家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四个平台”,采用“五色家庭工作法”,组织和发动镇、村妇联开展线下家事纠纷排摸、跟踪、化解,对重点家庭和高风险家庭录入温州女人E家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动态精细化管理,及时高效化解家庭矛盾。
促进家庭减贫。针对许多家庭矛盾的形成大多与家庭贫困有关,启动涉调妇女困难帮扶程序,将家事化解与帮扶助困同步推进,对生活困难、子女就学困难、心理焦虑等涉调困难家庭及时进行帮扶救助,先后帮助238名涉调困难家庭走出困境。

用“乘法”聚平安之力
该局联合社会组织,吸收同心缘社工服务中心、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等5个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有针对性、专业化地开展服务。如,“丽姐家事调解”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打包给社工组织,通过社工督导、服务和指导,实现调解专业化。又如,发挥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作用,在“涉侨未检”、“强制家庭教育”“女童保护”等方面积极探索,促进问题青少年行为矫正。
另外,联合志愿服务组织,致力打造“鹤城大姐”平安妈妈服务队伍,通过组织平安宣传、维权沙龙、观摩家事纠纷调解等活动,提升志愿者维权意识,激发维权热情,鼓励有服务意愿和能力的志愿者加入维权队伍,壮大平安力量。
同时,加强部门联动,联合政法委,深化家事化解“网格化”;联合公安,预防家暴、诈骗、吸毒等不安全案件发生;联合法院,化解民事诉讼案件;联合检察院,扼制“性侵源”。通过部门联动,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案件联办,凝聚强大合力,及时高效化解家事纠纷。

使“除法”传和谐之音
除安全隐患。实行家事纠纷隐患排查周报制,深入开展家事纠纷排查,同时实行家事纠纷隐患一站式调处,对乡镇上报的信息实行分类处置。一般的家事纠纷隐患,由各片区家事调解指导员提出调处指导意见,由乡镇家事帮帮团携手村维权站进行调处;疑难家事纠纷由工作室人员携手家事帮帮团、村两委主职干部和村妇联干部共同调处,把家事纠纷隐患解决在家庭、化解在基层。
除不正之风。通过开展婚姻家庭普法宣传、女童保护安全课、“三·八”妇女维权周、禁毒宣传月、平安家庭宣传季、反家暴、反诈骗、反邪教、家庭家教家风等平安家庭创建宣讲活动,扼制和消除社会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今年来共开展普法、维权、平安、家风等宣讲活动221场次,受益群众达35000多人次。
解跑路之苦。依托矛调中心,实施“家事化解服务一件事”改革,通过事项打包、部门联动、资源整合,采取优化流程、精简时间、加强服务,为家事纠纷当事人提供家事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八个事项“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努力实现家事服务“最多跑一地”。

编辑:夏晓强 责编:项露露 监制:陈叶静 总监制: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