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奔袭东坑拔毒刺
东坑,像一颗明珠,嵌在浙闽两省交界大山中,东连文成县,南通泰顺县,西接福建寿宁县。东坑是景宁县敌人四大据点之一,驻有国民党景宁县自卫队一个分队、一个便衣队、一个区公所、一个田赋管理处和上标乡的民团。
青景丽中心县委决定,要拔除这根交通要道上的毒刺,把寿宁、泰顺、文成、丽水、青田等县的交界地区的广大根据地连成一片。“一定要拔除这根毒刺,完成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青景丽县队第二、三分队的指战员们犹如一支利箭,直指东坑。
这是1948年3月初的一天。青景丽县队第二、第三分队从岭后乡下庄出发,经双溪乡千秋门到达泰顺县园桥,被一条大溪挡住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夜幕沉沉,已是半夜了,战士王日堂打开手电一看,溪边的静水已结薄冰。寒风阵阵袭来,令人打颤。溪边找渡船,却见渡船紧紧地拴在对岸那边。叫船老大起来吧,不行,一喊叫,惊醒了园桥村人,万一有人给敌人报信,岂不前功尽弃?王日堂立即说,让他一人游过去,叫醒船老大,把船撑过来。班长用手电筒照着溪流,王日堂游向对岸。
平时,我们的部队常出入这一带,船老大已经很熟悉我们。王日堂一进他家,船老大就拿起撑篙去撑船了。部队全部过来后,大家又向东坑方向急走,天亮前完成了对东坑的包围。
东坑区地下党组织告诉部队,昨天,驻在东坑的景宁县自卫队的一个分队回景宁县城集训了。于是,指战员们分头冲进区公所、田赋管理处,没费一枪一弹,敌人全部缴了械。东坑有个粮仓,部队发动四乡邻村的老百姓开仓担谷。一时间,人山人海,担的担,背的背,所有的公谷全部担完。
部队撤出东坑后,景宁、大峃等地老百姓纷纷传说,东坑已经解放,几千人把东坑的公谷全部担光。老百姓听闻十分高兴,而敌人却是更加惊慌。
敌人虽说似秋后的蚂蚁,但拼命作垂死挣扎。数月后,原来驻扎在东坑的分队又回到了东坑,筑起了碉堡,又似一颗毒瘤嵌于这咽喉要道。
七月中旬,我们青景丽县队在泰顺峰文作内部整顿清查叛徒内奸后,奉命再次攻打东坑。部队到达东坑后,认为敌人龟缩于碉堡内,凭借坚固的工事,难以迅速消灭敌人。只能采用引蛇出洞之法,把敌人引出碉堡,然后加以歼灭。
经与地方地下党商量,派出可靠人员前往碉堡引敌人出来。凌晨五时许,部队沿东坑小溪对面山的山道旁,在树丛里埋伏起来。被派去引敌人出洞的老百姓假作慌慌张张的样子,跑到敌分队部报告说,有土匪四五人到了他们村,正在宰他家的猪,请求自卫队予以保护。
自卫队只一味搪塞,只说你们快回去,我们随后就到,却是不出兵。我们又派出一人,诈称是地主家的长工,说土匪又宰了地主家的猪,劫了家中财物,请求自卫队予以保护。一个又一个,一次又一次,敌人终于答应出兵。
从清晨到将近中午,青景丽县队埋伏六七个小时,终于,敌自卫队出了碉堡,出了东坑,跨过小桥,进入我部队伏击圈内。敌尖兵一人远远走在队伍前面,经过我们的伏击圈向里向小道而去。却不料,我部队负责里向路边警戒的哨兵苏锡奎同志因太劳累睡了过去,被敌尖兵一枪打死。
与此同时,部队对准全部进入伏击圈内的敌人猛烈开火,枪弹、手榴弹像雨点般地飞向敌群。敌人死伤大半,余敌仓忙欲逃,我们立即发起冲锋。
这是一股顽敌,敌机枪手临死还把机枪迅速解拆为三部分,四向丢弃,不让它归于人民。战斗结束了,敌自卫队除尖兵一人逃脱,其余全被消灭,东坑真正回到人民手中。
二次奔袭东坑,消灭敌人一个分队、一个便衣队。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七十余支、二十发驳壳枪两支、金圆券三十万元。
编辑:胡永相 责编:赵海镇 监制:陈叶静 总监制: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