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委员说”第一期栏目开播
文成新闻网讯 凝心聚力、建言资政、助力共富。今年以来,县政协通过组织实施“共富路上委员行”主题履职活动,用委员说、委员帮等活动载体,广泛凝聚全社会共同奋斗、助力共同富裕的合力。
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9月29日,第一期“共富路上·委员说”开播!
“共富路上·委员说”活动作为“共富路上委员行”主题履职活动的一个具体展现形式,主要是综合运用县融媒体中心各宣传平台和县政协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设立专栏,发出委员声音、展现委员作为、宣传委员行动。
首期“共富路上·委员说”邀请胡雄兵、季慧聪、吴坤龙、刘钦华等四位政协委员,讲述他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做法。张静委员担任主持。
季慧聪 县政协常委,文成县益百分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胡雄兵 县政协常委,浙江它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坤龙 县政协委员,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刘钦华 县政协委员,文成县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
第一期“共富路上·委员说”内容提要:
“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刘钦华委员】共同富裕包含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共同富裕。在物质层面鼓励先富群体带动后富群体,助力扩中提低、强村富民,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同时,实现精神文明层面带动全体进步和共同富裕。
【胡雄兵委员】我认为的共同富裕,就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来实现价值,以每一个富裕的小我,来成就真正的共同共富。
【季慧聪委员】社会中弱势群体不在少数,他们普遍存在生活窘迫、消息闭塞、受教育水平低、劳作能力不足、社会支持网络缺乏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社会服务中来帮助弱势群体,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对文成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的建议”
【刘钦华委员】建议鼓励打造文成“产销衔接一体化”系统。一是架构产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创建文成产业产销供应链,打造“产销衔接一体化”体系;二是建议推进实施“渠道、终端、形象”激励政策,刺激有经验的营销人才拓宽线上线下渠道,建设终端、创新活动,持续提升文成品牌力、销售力;三是重心推进强营销型人才专项培养与引进,建立强营销型人才激励政策。
【胡雄兵委员】文成的现实条件发展产业有很多限制,需要清晰定位,找准产业的方向,制定策略进行发展;必须重视人才问题,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怎样去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都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吴坤龙委员】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特色农业产业水平较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较为薄弱,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低,区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较低,生产效率和效益亟待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的智力优势,通过科技助力、智力引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助力文成实现共同富裕。
“政协委员如何助力共同富裕”
【胡雄兵委员】今年我们的兴村帮扶共富小分队,已经走访公阳乡驮尖民族村10次,走访玉壶镇周山垟民族村3次,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下一步兴村帮扶小分队成员将发挥政协委员优势,对结对村实行三年帮扶。
【吴坤龙委员】一是通过调研走访为每家帮扶企业精确“画像”,为后期帮扶开展做准备;二是组织科技专家开展“校企地”合作对接,重点针对县主导产业,指导解决专业性、技术性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三是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定期回访征集有效诉求,由帮扶团统一组织研究,开展精准服务;四是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帮扶对接企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合作社、农户参与到重点产业发展中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季慧聪委员】组织爱心小分队的委员们通过用“脚画帮扶地图”,为弱势群体绘制一幅暖心的民情地图,持续开展助老、助残、助学、助困等活动,帮扶更多的弱势群体,助力文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建设,展现政协委员新担当、新作为、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