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民生“新”图景 峃口新联村打造“共享社·幸福里”阵地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王琪 陈轩)上午9时,峃口镇新联村残疾人之家的共富工坊里坐满了人,村里的残疾群众聚在一起做来料加工,熟练地为服装吊牌寄上挂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峃口镇新联村围绕“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聚焦“一老一小一妇一残”等特殊群体需求,不断优化整合红色阵地、志愿队伍等红色资源,着力描绘民生“新”图景。
按照“有阵地加工、有订单加工、有能力加工”原则,新联村盘活300平方米存量空间,打造“残疾人之家”,建设来料加工型“共富工坊”。引入周边鞋包、围裙、包装盒等加工订单,以“老带新”、“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形式,辅导残疾人、在家妇女掌握加工技能,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
村民张仁泼说:“大家一起坐在这里,聊聊天、做做手工,一个月有500元左右的收入,对我们残疾人来说是挺好的。”
除了帮助残疾人就业,新联村残疾人之家还配套使用党群服务中心等功能场所,涵盖医疗、康养、娱乐等先进设备,并引进专业的服务团队,大力开展助残暖心活动,为残疾人打造一个温馨家园。
据管理员吴爱珍透露,残疾人之家主要为村里的残疾人群体提供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等五大功能,让他们在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可。
紧扣群众吃饭、看病、就业等急难愁盼,新联村明确“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弱有众扶、芳邻守望”四大图景打造目标,重点做好“爱心食堂”“红色代办”“芳邻守望”等三大服务,解决了131位老人吃饭难问题,帮助1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保障了4名“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并组建芳邻守望服务队,以留守在家的妇女党员为核心,重点解决农村“三留”人员的衣食住行难题。
“村里基本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我们在库区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手工业共享。”峃口镇新联村党总支书记张仁建说,“我们将共享工作扩展到全村的整体范围,力争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