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之路(散文)
□ 张志敏 走出故乡那山沟沟已四十多个春秋了,转眼间步入退休的时光,然而,最难忘的莫过于故乡那道路的变化。故乡位于离文成县城一百里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环抱,祖祖辈辈一出门就要翻山越岭,靠崎岖的山路与山外联系。通往山外的道路,落满了我记忆中时光的尘埃,也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她尤如山村的主动脉,承载着故乡所有生命的气息;她也是我人生的起跑点,我从这里出发,走过了春夏秋冬,她也见证了故乡小山村的发展变化。
曾记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面推进农村康庄工程建设的召唤下,故乡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通过国家资助,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了两年多时间,开通了梦寐以求的通村公路;通村的公路也成了山里人的希望之路;当时修好的路虽然沿途坑坑洼洼、高高低低,那些底盘矮的小汽车还难以通行,但简易三轮车或五菱车可以顺利通行;记得路通后我每次回家虽然一路颠簸,十个多公里左右的路程足足要用半个多小时,坐在车里仿佛“跳舞”一样,可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山外买回家的货物再也不用肩挑背驮了。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多年来故乡通往山外的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路全都铺上了水泥台阶路面,通村的沙石公路早已硬化成水泥路面,路基也全面按照国家等级公路的标准拓宽,全线完成了铝合金的护拦,行车安全得到保障;特别是开展“村村通”之后,村里每周二、周五还通上了到县城的公交车,村民来回一趟只要二十元,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以免费乘车,缩短了山里人与城里的距离,山村百姓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故乡这条通往山外的路,还是远方游子的思乡之路,它寄托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更是故乡留守亲人们的希望之路,逢年过节村里的人都会守候在这条路上,期盼远方的游子平安归来。他们慈祥的面容,佝偻的背影,苍白的头发,早已染红了夕阳西下的半边天;故乡通往山外的路也是小山村的倾诉者,她听大地的苦闷,叩响了小山村成长的少年,从这条路出发,勇敢地走出了大山,去追梦时代创业发展的梦想。
我每每回到故乡,目睹故乡之路的发展变化真是思绪万千,当今的故乡不仅道路变了,而且村里的环境整洁了、路灯也亮了、宽带网络也通了,家家户户还用上清洁的自来水;来到村里常听到乡亲们说现在生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