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文化  ->  乡土文化  ->  走遍文成  -> 正文走遍文成

五角仙峰: 刘基故里的大山

□ 周玉潭/文 张慧冠/摄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30日 来源:

        武阳四面环山。大山像两只温暖的大手,将村庄与田垟挽在怀里,守护着这一片天地的宁静与温馨。
        武阳是刘基故里。位于南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4.2公里。村四周群山环抱,多雾,村前田垟常笼罩着雾气,故名雾垟,后演变为武阳。清青田举人韩锡胙有诗称赞:“飞鸟悬崖疑蜀道,鸣鸡深处有桃园,云头水漱云千叠,雾脚风生雨一村。”

        武阳山美丽,高低逶迤,绿意葱茏。如果有人给你解说,这些山更是灵动起来,多出几分神奇:村庄入口,有小山形似乌龟,挡在小溪的出口处,村里人称之为“金龟把水口”;往村里走百来步,面对村口,右边山似宝剑,左边山酷像箭弓,因而就有“左弓右剑”的说法;再顺着石板路到刘基故居门口,对面山峦错落圆润,有人就给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称之为“寿桃山”,几座山连在一起,中间高两边低,又将它叫做“笔架山”;更神奇的是,村前宽大的田垟中座落着七个土墩,排列位置像一把勺子,人们就将土墩与北斗七星联想在一起,赋予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七星落垟”。
       这些高高低低的山,据说就形成了神奇的“风水”,因为有这极好的“风水”,七百多年前这个极其偏僻小山村,才会出一个“三不朽”伟人刘基。
       在武阳,我关注的还有一座山,叫五角仙峰。五角仙峰在武阳的西北向,因而刘耀东在《南田山志》里称之为武阳尖,是村庄周围山峦的最高峰。《文成县地名志》载:“五角仙,位于南田镇武阳村。主峰两侧各有二个小山峰,形似五角仙人,故名。海拔982.7米。”远望,五角仙峰确由五个山尖组成,形如攥紧的五指,因而当地人又称之“五指山”。
        五指山的名字是好理解的,但取名“五角仙”就引发人的好奇心,就想去探寻“五角仙”的样子。闲着无事,我查阅资料时发现仙界并没有“五角仙人”的说法。倒是对“角仙”有一注释:角仙,鹿的别称。宋陶谷《清异录·兽》:“华清宫一鹿,千年精俊不衰,人呼曰角仙。”我看看五角仙峰,山形并不与“鹿”相似,也与鹿没什么关联。
        与村民交谈,一个老人又给我另一个说法,说“五角仙峰”原名是“五谷仙峰”,但山上是否有过与五谷仙人相关的遗迹,老人也说不清楚。但仙界倒真有五谷仙人的说法。还有故事,说人类初创时,饥寒交迫,缺食少药。神农氏为救黎民于水火,冒着中毒死亡的危险,亲口尝嚼山上草木,踏遍山山岭岭,尝遍花花草草,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大豆能充饥,就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播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还写成《本草经》。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人们尊奉神农氏为“五谷帝仙”。


        凑巧的是,前不久我与几个友人去离武阳不远的黄曲寮采风,看到一座五谷仙庙。庙建在一座山上,山不高,但极其险峻,有好心人筹资在山脚修建了碑坊,在山脊上修造石板路,石板路极其陡峭,往上时还好,往下走时的确令人心惊肉跳。山顶平坦,庙建在最顶端,不大,单层楼,里设神龛,摆着七八个小神像。我想这里离武阳并不远,也许久远的过去,这一带山民真的尊崇五谷仙,五角仙峰原名为五谷仙峰的说法也许真有几分可信之处。
        五角仙峰对武阳是很重要的。它站在西北方,用自己挺拔的身躯阻挡着冬季寒流,使村民减少了寒冬的侵袭;又伸出双臂,搀住东南方涌来的温暖气息,使村庄多了几分湿润。但也就仅此而已,在与村民的聊天中,他们想不起在过去岁月里有更多五角仙峰带给他们的好处,山势陡峭,不能开垦为田园,也就没有种植农作物的记忆;柴禾矮小,无柴草可割,也没给村民提供有用的树木。只是主峰边的山背比较平坦,长满青草,有时人们会将牛羊赶到上面放牧。在漠漠的岁月里,它默默站立在武阳这个小盆地上,没有一刻离开人们的视线,又永久没有被人们所注目。
        近年来,五角仙峰及周围突然热闹起来了。这里的山水养育了刘基,刘基也实实在在给他的家乡带来实惠。人们以刘基之名开发武阳古村,推进旅游建设,武阳名字逐渐响亮起来。慢慢地,就有人想起了村庄西北向的这座美丽而壮实的大山,将它与武阳堂、天葬坟、刘伯温故居、武阳书院、荷花塘、求学路等列入武阳八景。并着手开发,在山上修建游步道,建造通山公路,在山脚建设民宿,听说还有人准备在山顶建造露营基地,建造“观星台”,使之成为一个集科技及自然景色相融合的景点。
        风水大师也突然对五角仙峰有了新的发现。我在网上看到一篇论证武阳风水的文章,说是奠定刘基风水根基的阴宅,是刘基高祖刘集的坟墓。刘集墓位于武阳村头莲花墩,距刘基故居东北侧约600米处。庇佑刘集墓山脉来自武阳刘氏祖地少祖山八面湖,其往东雄浑北上,隔水作护,为其青龙,龙脉起御屏土星,转火木,高耸峭拔,连绵而过石柱坳、岭头,至新亭,起一峰为五角仙之东角,作刘集墓父母山。接着往下,龙脉不再高扬出焰,而是一反前态,游移盘曲,委蛇南下,微有星峰二三节,形态潜藏、隐蔽,轻灵飘逸,嗖然下行,约千米鼓起一墩,略膨大,下连小山丘,一直延伸至刘集墓。   

        有点深奥,读了半天没弄懂,但有一点意思看明白了,带给武阳刘基一脉风水的,是刘集墓,而刘集墓的父母山五角仙峰,是使刘集墓焕发光彩的关键。想想也有意思,五角仙峰站立在岁月里,几百年来默默无闻,没人告诉它与别的山有什么不同之处,也没有人说它蕴藏着什么神奇,但气运来了门板也挡不住,说出名就出名了。
        我想五角仙峰有知,肯定也会惊得无可复加,原来,这个小山村出了个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刘基,也与自己有着莫大关系,原来自己也是如此非同凡响。
        但五角仙峰还是五角仙峰,静静地站立在武阳的一隅,任由人们去粉饰,去赞美,去攀爬,去欣赏。


        去年初秋的一天,阳光灿烂,我与几个笔友一起去爬五角仙峰。先开车,公路陡峭狭窄,开始一段已铺有混凝土,好开。开着开着就是石子路了,坑坑洼洼,开了一段就不敢开了,下车步行,公路在一个山坳处划上了句号。沿着山道往上爬,山道杂草丛生,笔友中有人穿着短裤,脚被茅草划出一条条血丝。但危险还不仅仅于此,最可怕的是山上的“葫芦刺”(毛毛虫结的蛹),挂在树与草上,其毛粉会辣人,我十分小心,但还是中了招,手上起了几个小疱,又痒又痛。朋友眼尖,发现了一个蜂窝,吓得几个女同胞花容失色,幸好发现得及时,我们没招惹它们,它们也就没有理睬我们。
        也有意外的惊喜。女同胞发现地上长着一个个细小的山卤酥(地稔),这是我们小时候的美食,入秋之后,长在路边的山卤酥由白变红,由红变黑,味道鲜甜,放学后我们上山摘来一小袋,吃得满嘴乌黑。我们几个笔友出生在不同的地方,对这些小颗粒的叫法也不一样,想不到却有相同的记忆。她们迫不及待地采摘起来,我知道,她们摘的不是山果,而是童年的乐趣。
        引起我童年回忆的还有打铳子。打铳子在我家乡很多,学名叫鸭脚茶,想不到这里也有。入秋后,家乡树丛里打铳子花落了,上面挂满小酒杯似的果实。小伙伴就到山上取来两头大小不一的小竹管,将打铳子从大的一头塞进去,用圆篾条推到小的一端,第二粒再塞进去,快速往前推进,在空气的压力下,只听到“呯”的一下,打铳子就弹出一两米,很有趣。我们伙伴借之“打仗”,分成两队对打。我想,五角仙峰肯定会留有少年刘基的足迹的,只不知少年刘基是否在山上摘过山果,吃过山卤酥,用打铳子玩过“打仗”的游戏。
        山顶离公路不远,只有几百米路程,经过一个山坳往上就到了。站在山顶,美丽的山色扑面而来,往西是莽莽大山,高大浩淼,绿意翻滚;西北可见到滩坑水库,汪汪得就像一湾蓝色的彩带。往东,远的可见南田、百丈漈,白花花楼房映入眼帘,近处,可看到武阳村全景,房屋、道路、荷塘映入眼帘,美得使人心醉。
        突然想起《刘濠救人》的故事:“刘文成公曾祖濠,为宋翰林掌书,每阴雨积雪,踞高阜望其突,无烟者赈之。”“高阜”在哪里?我觉得就是武阳后山五角仙峰,几百年前,天降大雪,刘濠就沿山路爬上这座高山,站在某一点俯视全村,看看谁家断了炊烟,无米下锅了,就让人拿着粮食前去救济。
        这个故事最早载在张岱的《快园道古》卷一《盛德部》。《快园道古》是一部仿《世说新语》的著作,资料广博,内容繁富,文笔简练,诙谐嘻笑随处可见。书中内容涉及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多张岱及其亲属、先世和一些名人文士的佚事,很多就是真实故事。记载刘濠的内容,大概率就是真人真事,真的就是刘氏房族世传的家风。也许这才是真正风水,是孕育刘基成长的雨露,它滋润着刘基的心田,陪伴刘基一路前行。

总监制:黄金杰监制:陈叶静责编:项露露编辑:张嘉丽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