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文化  ->  老年天地  ->  感悟感言  -> 正文感悟感言

传承宋韵的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1日 来源:文成新闻网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杨松)党的二十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引领统筹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相继岀台“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与“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实施方案”,推岀了包括瓯江山水诗路在内的一批文化遗存保护研究、产业振兴、旅游精品、名城古镇等项目。文成县周必大研究会应运而生,研究会在县社科联的领导下,主要研究宋史宋韵发掘保护,利用当地历史文化遗存,串联了文成文旅融合的发展。

  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指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更认为:“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文成县周必大研究会在传承宋韵文化的过程中,涌现出可圈可点的人物与事迹。退休的潘玉花女士说得好,“传承宋韵文化,不是在口头上呐喊,要有实际行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谋的出谋”。周必大研究会的一班人,用实际行动把各个建设与活动,办得风生水起,让各地各种文化团队刮目相看。

  周必大研究会一班人,自成立以来,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办了许多实事,参与布展了屿根文化礼堂和周必大展示馆,重修了以周必大著作为读书内容的峃山书院,对周必大陵园进行了修膳,举办了多次周必大著作讲座。年年高考之期,为了培养人才,凡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者,均送“金榜题名”匾额。这一件件一桩桩何不浓缩着宋韵情缘。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出现先进模范事迹。屿根周必大纪念堂修复工程,需要启动资金,研究会的周文彩马上打电话给儿子儿媳,立马凑齐三万元捐款。中堡周必大丞相墓需要修膳,周爱琴带头捐款十万,接着八十多岁的李翠玉与女儿周秋娥纷纷解囊。西山公园重修峃山书院,需一大笔资金,周月燕的母亲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拿岀两百元交给女儿,嘱咐女儿应带头捐款。周必大展示馆的布展工作倾注了大家的宋韵情怀和心血,特别是周必大二十八世孙周琰将个人所收藏的六件国宝级文物复制品:八相图、跋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跋欧阳修自书诗文稿、跋苏东坡阳羡帖、黄石墓志铭拓片、周必强夫人墓志铭拓片,悉数捐赠给周必大展示馆。

  2023年8月28日,周必大研究会承办了“宋韵浙江——百名诗人走进南宋益国文忠公周必大裔乡文成暨省诗联学会‘青春诗会’历届获奖者采风活动”。研究会创始人周琰先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研究会的会员说,我们研究会的人实行AA制,每人负担一桌开支。周锵说,我出五千元。在一旁的周思范说,我包一餐,并马上拿出一万元。还说,如果不够,还可以多岀。这周思范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以前开拉面店,其实也挣不了多少钱,他争的是文成人的面子。为了发扬宋韵文化,周晓、李华、周日尧、周林、周发勉、周洪忠、周小英等争先恐后捐款。青田、南田、西坑周必大后裔听说有北京和省里的诗人来采风,他们提供最好的笋干和有畲族风味的糍粑,还赞助具有文成特色的地方菜,让远道而来的诗人,享受山区风味。这一班传承宋韵的排头兵,把周必大研究会的每一件事办得红红火火,圆圆满满。传承宋韵在文成方兴未艾,任重而道远,在这一班排头兵的带领下发扬光大。

  省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王骏先生与副会长郭星明先生高度赞扬文成县周必大研究会在传承宋韵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但又有谁知道这些不为名、不为利默默付出的排头兵。

  有诗为证云:

  传承古迹奋当先,默默排兵争献钱。

  宋史忠臣成历史,昔贤遗韵继今贤。

  三朝宰相同星月,半壁江山共此天。

  必大英魂何处去,后人携手谱奇篇。

总监制:黄金杰监制:陈叶静责编:赵海镇编辑:潘聪聪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