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文成|三伏天已至 冬病宜夏治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陈微言 严宗余)冬病夏治是中医学中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防病于未然的治未病观念。基于现代社会对于健康养生的愈加重视,冬病夏治这样不仅方便而且能够治未病的养生方式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在县中医院,来接受冬病夏治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市民已经连续多年坚持冬病夏治了,周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周女士说:“家里小朋友原先胃口一直不好,消化也有点问题,听家里亲戚说中医院的冬病夏治效果挺好的,我就带着孩子过来尝试了很久,这几年都有过来贴三伏贴,效果不错,孩子胃口好了很多。”
冬病指在冬季发作或加重,夏季缓解的一些慢性疾病。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冬天的疾病选择在夏天进行治疗,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一种独特疗法,旨在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机,对冬季易发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冬病之人多为虚寒体质 可趁热打“贴”
那么,冬病夏治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

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医师朱梓毓介绍:“冬病夏治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脾胃虚寒、体虚易感冒、脊柱关节病、妇科疾病等,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呼吸系统疾病这个效果是最理想的,比如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还有哮喘病、支气管炎等。如果是天气变冷的时候,症状更明显的话,效果更好。每年都有很多鼻炎患者,有大人也有小朋友,我们发现很多患者经过连续几年的三伏贴治疗后,症状会得到明显缓解。”
据悉,冬病夏治的适应症包括:1.呼吸系统,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慢性鼻炎等;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胀、胃寒、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等;3.骨关节疾病:各种颈、肩、腰腿疼(虚寒型)、四肢怕冷等;4.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免疫力差、体虚感冒等;5.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6.其他:各种体虚、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而引起的各类疾病。
据介绍,冬病夏治包括中药调理及多种中医操作,如三伏贴、艾灸、拔罐、刮痧、耳穴压豆等。这些操作旨在通过刺激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进行冬病夏治时,会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医操作,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其中三伏贴是最方便也是最有特色的方法。
“三伏贴就是用特定的药物,比如阳性的、热性的药物来制成粉剂,再制作成膏药贴到特定的穴位上,来治疗寒性的疾病。一般是一个星期贴一次,贴五次是一个疗程,三到五年算一个大疗程。”朱梓毓说。
此外,火罐、艾灸、刮痧、耳穴压豆等方式治疗也深受市民喜爱,这些治疗方式重在温阳而培补元气,疏通经络,增强体质。“一针,二灸,三用药”,针对患者体质因素综合调治。
不是“万能贴” 冬病夏治并非适合所有人
那么,冬病夏治这么好,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呢?
对此,县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胡小叶表示,“冬病夏治”虽然副作用小,但不是适合所有人。比如说现在正在感染期,或者支气管扩张,以及肿瘤患者、孕妇这类人群是不建议做的。
具体包括:1.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2.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及过敏体质、瘢痕体质;3.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4.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恶性肿瘤、严重糖尿病及血液病者;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冬病夏治是中医专业治疗手段,需要医生经过辨证论治,并针对个人不同的身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据介绍,县中医院自2009年开展冬病夏治工作以来,由于成效显著,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而来,平均每年治疗人数达1600余人次。
记者手记:随着中医养生的逐渐发展,冬病夏治已经成为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之一,然而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决定进行冬病夏治之前,市民朋友们务必咨询专业的医生,明确自己是否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