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举办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新书分享会
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

文成新闻网讯 (记者 徐露露 季向贤)7月23日,文成县在县文化馆四楼举办了《最后的握手》《诗样年华》《光与微尘》《随时光远行》《梦与归》《见山》六本新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汇聚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作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文学新作的诞生。会议还邀请了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东君,温州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教授易永谊。
据悉,徐世槐的《最后的握手》以其朴实真挚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多年的人生感悟,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富健旺的《诗样年华》则是一部充满青春气息的侨乡小县城里的爱情故事。张嘉丽的《光与微尘》通过引人入胜的革命爱情故事,让我们从中体味到家国情怀和人生况味。王微微的《随时光远行》以文成山水、人物、事件为题材,文字清新洗涤心灵。胡加斋的《梦与归》聚焦不同领域的创业故事,文学性与现实性深度结合,充分展现文成本土文化。周玉潭的《见山》则是一本描绘文成大山的文史类散文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山的美丽与背后的故事。
这六部作品各具特色,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文学的魅力与力量,彰显了作家们的才华与努力,构成了文成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收获了知识与感悟。这些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作品,不仅展现了文成县独特的乡土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也为推动文成县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会上,六位新书作者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和灵感来源。他们有的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有的阐述创作中的挑战与收获,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见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作者分享之后,作协会员们也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阅读新书的心得体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作品,既有对文学技巧的赞叹,也有对作品深层意义的挖掘,展现了文成县文学界活跃而多元的思考氛围。
会上,东君、易永谊两位老师对每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点评既肯定了作者们的创作成果,又为文成县文学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县图书馆、浙江省开放大学文成学院以及铜铃山镇作为代表,接受了作家们赠送的珍贵书籍。 据了解,近年来,文成县政府、文成县文化宣传部门为繁荣地方文化事业,培养文艺人才,更好地向外推广文成,对地方文艺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会重点扶持一批文化精品项目。《最后的握手》《诗样年华》《光与微尘》《梦与归》《随时光远行》《见山》六部作品为文成县2022年度、2023年度县文化精品创作扶持项目。
此次新书分享会,是文成县作协近期文学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作者与广大读者朋友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的宝贵机会。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推动文成县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就文学创作,县文联也提出几点要求,要求县作协成员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加强交流与学习,推动文学创新与发展,并积极培养文学人才,深化多元化与包容性。同时也希望宣传文化部门加大对文学创作的扶持力度,为青年作家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展示平台,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表达。为文成文学创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活动由文成县文联主办,文成县作家协会承办。

※ 徐世槐散文集《最后的握手》 文汇出版社
《最后的握手》全书分“阅读是一种信仰”“客枕依然半夜钟”“高标逸韵君知否”“白莲花开”“历史的珍珠”五个栏目,共78篇文章。此书是作者从2004年至2021年创作的散文作品。作者说:“其中的人、事、景、物,都让我感动。因为爱,所以写。”
徐世槐,字古亭,号水明书徒。1940年出生于浙江文成,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现为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各大报刊,人编选本十余册。作品有散文集《绿色长廊》,报告文学集《太阳下的拼搏》,学术专著《刘基故里楹联评注》《刘基庙楹联评注》,点校《刘祝群日记》。

※ 周玉潭散文集《见山》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见山》是一本描写文成大山的文史类散文集。文章描写文成县的鲤鱼山、吴地山、雷公寨、狮岩寨等25处自然人文景观,通过描写地方景观的秀丽景色,描写山中的人文事迹;追溯关于大山的传说,也走访了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本书图文并茂,将文学性与文史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读山的同时,也读到大山背后的故事,在了解山的同时,也从侧面了解文成的历史文化。
周玉潭,浙江文成人,1965年10月出生。高级教师,文成县作家协会主席。喜爱文学,有作品在《江南》《海燕》《延河》《浙江作家》等杂志发表。

※ 胡加斋中短篇小说集《梦与归》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梦与归》是一部叙述不同领域创业故事的作品集。书中共收录三个中篇、四个短篇。作品叙写一群山民为了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分别在商业、农业、教育等领域进行创业,反应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社会现实,歌颂了山民们的质朴、勤劳、坚韧、勇敢的优秀品质。作品均以创业为线索,紧扣当时社会现实,立足不同主角的身份地位,以细腻的笔调叙写出主人公不同的心理与遭际。同时立足乡村,充分展现文成本土文化。
胡加斋,1966年出生,文成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文成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多篇作品在《广州文艺》《江南》《延河》《辽河》等杂志上发表,出版短篇小说集《山里山外》,长篇小说《山那边》等。

※ 见忘长篇小说《诗样年华》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诗样年华》描写的是侨乡县城里的一段爱情故事。故事通过一对相亲认识的青年男女,因女方出国异国相恋的情缘叙事,体现了二十一世纪后小城男女青年的情感状况,以及在时代中成长的点滴印记。那些过往遗憾,那些岁月磨砺,转念却是诗样美好的年华。
见忘,原名富健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江南》《延河》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大学情事》《战魂》,散文集《瓜末集》。

※ 张嘉丽长篇小说《光与微尘》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光与微尘》是一部以文成当地红色文化、侨乡文化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一个跨越几十年的悲剧爱情故事,控诉了旧时代对人性的束缚,对底层女性遭遇的同情。故事在一个虚构的南方小镇中展开,开放式的结局也令人遐想。
张嘉丽,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浙江作家班学员,入选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库,2017年浙江省“新荷十家”之一。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先后在《西北军事文学》《青年文学》《天津文学》《海外文摘》等刊物发表作品。曾获全国首届“山哈杯”畲族文学创作大赛铜奖、全国海洋文学大赛三等奖、浙江省报纸副刊散文比赛一等奖等。已出版小说集《你会想死我》《失语者》,散文集《时光对照记》。

※ 王微微诗歌集《随时光远行》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随时光远行》此书以描写文成山水、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作品以时间为主线,通过不同时段对文成山水自然的描摹和人物事件的描写,将作者的个人情感及生活体悟倾注其间。此书既是作者个人的诗歌记忆,也是文成山水人物、事件的回放。
王微微,文成人,现居温州。中国电力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有文字发表于《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诗歌月刊》《诗潮》《江南》《延河》《安徽文学》《天津文学》等刊物,曾获“铜铃山杯”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浙江电力文学奖,已出版散文集《不在梅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