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77-67898890 广告热线:67810777 | 关于我们 | 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成新闻网  ->  文化  ->  原创专栏  ->  其他原创  -> 正文其他原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眼中的文成 | 绘制桂山乡的幸福画卷——宜居、宜业、宜人的高山小镇发展典范

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吴“农”系语乡村振兴路队暑期社会实践故事(四)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6日 来源:文成新闻网

  听闻在文成县最偏远的山区小乡——桂山乡,提出了以“小乡也有大作为”为目标,我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实地走访了入驻桂山乡的省科技特派员王友明和部分乡干部、部分农户,以及高山育苗基地。走访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新的一幅场景。近年来,桂山乡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实施“微光计划”“书记项目”和“汇智行动”等党建项目,也为“五个山水侨城”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

  “微光计划”用心用爱守护“朝夕美好”

  桂山乡以“微光计划”为党建品牌,巧妙地绘制出了一幅“朝夕美好”的幸福画卷。这个计划不仅在理论上设想了创新的服务模式,更在实际操作中展现了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面对山区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无人照料的难题,该计划推出了24小时“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为51位空巢老人配备了智能爱心手环,让他们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呼叫救援,并享受党员志愿者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家电维修、送餐送药等。这种以人为本的细致关怀不仅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体现了社会责任的真正价值。

  此外,“微光妈妈”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更是对留守儿童的贴心关爱。志愿者们为43名留守儿童提供持续的亲情陪伴、情感支持和课业辅导,帮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慰藉,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此举获得了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的高度赞扬,不仅为桂山乡带来了实际的社会效益,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桂山乡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做到了将党建工作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创造了温暖人心的社会效应。

  “书记项目”提质提速推动“产业强村”

  桂山乡充分发挥了“书记项目”的作用,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实效。通过“书记抓、抓书记”的实施策略,乡里有效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采用“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合作模式,桂山乡建立了“月总结、季观摩、年考评”的推进机制,确保了各项措施的落地与执行。各村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了特色产业,如桂山黄年糕、高山杨梅和高山番茄育苗等,这些产业的成功扩展使得产值突破了2000万元。到6月底,全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达到318.07万元,经营性收入也达到了183.29万元。这一成果不仅充分发挥了桂山乡的资源优势,还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经济红利,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桂山乡的这一措施不仅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响应,更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有效创新。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灵活的合作模式,桂山乡展示了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了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

  “汇智行动”聚力聚势打造“人才沃土”

  桂山乡围绕“一老一新”战略,积极开展了“归故里·话乡音·谋发展”等系列主题宣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与40余名本土人才的深度对接,还达成了多个合作共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通过高山育苗和黄年糕两大特色产业平台,乡里成功吸引了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知名高校的支持,建设了高山植物工厂的全周期育苗示范样板。这一创新举措展示了桂山乡在推动农业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方面的远见。此外,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和建设示范样板,乡里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产业技术水平,还为本土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乡里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方面的完善,包括儿童之家、人才驿站和邻里食堂等服务设施的提升,为人才的留住和引进创造了优良环境。

  这些综合措施不仅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桂山乡通过优质服务、产业升级和人才聚集,正绘制出一幅宜居、宜业、宜人的幸福画卷,成为了高山小镇发展的一面旗帜。

  指导教师:文成县政协委员,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王友明教授

总监制:黄金杰监制:陈叶静责编:赵海镇编辑:项露露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全站导航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