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乡人大:当好“三种角色”绘就共富“梅”景
文成新闻网讯 文成桂山杨梅因地产高山且上市较晚,已成为桂山乡当地农民的“致富果”。近年来,文成县桂山乡人大主动走访农户,了解需求,积极发挥代表力量助力产业共富,借助独特的山水人文优势,延伸产业链条,让一颗颗小杨梅呈现新“梅”景、长成大产业。

当好群众“贴心人” 助农抢收解民忧。桂山乡桂库村农户目前种植杨梅面积达1500余亩,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里年轻劳动力稀少,及时采摘杨梅就成了一个大问题。针对果农烦心事,桂山乡人大“把脉问诊”,积极组织乡代表、党员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等力量成立“助梅农抢收”小分队给予果农们帮助。他们深入杨梅山开展采摘活动,顶着炎炎烈日与农户们一同采摘杨梅,截至目前,“助梅农抢收”小分队已帮助农户采摘杨梅达10吨,受到果农们的一致点赞。
当好项目“联络员”订单农业上“保险”。桂山乡人大配合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订单收购+价格保护”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行农产品“保底收购”模式。农户包大爷是桂山乡三垟村的一名普通农户,他感触道:“以前,每到杨梅收获季节,我们总是担心价格会下跌,一年的辛苦付出可能付诸东流。现在有了企业保底收益的助力,我们一点都不担心增产不增收了。”今年以来,桂山乡人大已组织30余农户与农业公司签订了高山农产品订单回收合同,实现农产品还没“下地”就提前锁定了销售价格,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当好农户“传声筒”精准助力绘“梅”景。桂山乡人大常态化组织代表深入走访基层,并成立“梅好共富路”专业工作室,召开“疏通杨梅产业痛难点”座谈会,为梅农排忧解难。人大代表在深入农户家中调研时,了解到多个杨梅种植基地出现病害的现象。为此,乡人大主席团立即与农技部门对接,邀请温州农科院专家来“开方子”,在专业的指导和救治下,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也让农户学到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了杨梅品质。现如今,桂山乡已售出杨梅约402余吨,总产值达800余万元,成功带动200余户村民实现年增收2万元左右,绘就出共富新“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