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联动·与山共兴 | 玉米地里种出“金棒棒”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毛慧楠 季向贤 朱伟)今年7月,二源镇湖田村的金玉甜六号攻关田成功创造了“浙江农业之最”夏甜玉米的最高亩产和百亩方最高亩产记录。玉米地里是如何种出“金棒棒”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文成县果蔬种苗农创园里,整齐摆放的育苗盘里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玉米苗,这些长势喜人的玉米苗离不开科学化的种植。

文成农康研究院副院长吴坤龙介绍:“目前我们的玉米育苗是采用玻璃化温室的集约化育苗,一方面能保证玉米的出芽率,另一方面能保证种植的标准化和统一性。”
吴坤龙还说,文成农康研究院自2018年开始就开展了鲜食玉米的引进引种推广工作,联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玉米专家团队,引进了鲜食玉米品种十余个。经过多年试种,筛选了三个优良的品种,主要包括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自主选育的金玉甜二号、金玉甜六号,这些品种表现都非常优越,亩产高,品质好。
随后,记者跟随吴坤龙来到文成县宏福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连片的玉米随风摇曳,宛如层层波浪。吴坤龙与合作社理事长赵振瑞一起走进玉米地查看玉米的长势,他们掰开包裹玉米的绿叶,露出饱满的果肉。

据了解,文成农康研究院联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高山鲜食玉米越夏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同时也针对“鲜食玉米-鲜食玉米-油菜”一年多熟制的轮作模式展开研究。
“通过一次整地覆膜,使用两季,就可以进行免耕定植,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吴坤龙介绍道,“今年我们指导的金玉甜六号攻关田成功创造了浙江农业之最夏甜玉米的最高亩产和百亩方最高亩产记录。”
赵振瑞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是跟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的一个基地,大约有200亩左右,种的都是温科院的金玉甜系列的品种,这些玉米口感、甜度、风味都很好,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批发价基本上在2.3元到2.5元之间,效益很不错。”赵振瑞表示,现在的销售渠道基本上是走市区团购、大型水果店、菜市场,鲜果鲜卖,同时还建有一个真空包装车间,如果每天产量比较多就做真空包装。
此外,他们也积极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加入到种植队伍当中。目前发展周边农户大概有130户,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种子和育苗,再按2元的价格回收玉米。
眼下,一穗穗玉米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帮助农民增收、带动企业增效、助力产业提质的“金棒棒”,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