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侧:践行文艺使命,让文化更加熠熠生辉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夏紫涵) 王国侧,笔名慕白,浙江文成人,中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现任浙江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成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作为文艺工作者,他立足家乡的山水人情,创作大量诗篇,多次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歌创作才华;作为人大代表,他心系家乡的文化建设,认真履职尽责,重视培养诗歌后备人才和传播本土文化,大力推进家乡的文化振兴。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自进行诗歌创作三十余年来,王国侧有近千首佳作在《诗刊》《人民文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更被选入《中国年度诗歌》《中国新诗百年百人百首》等权威选集,充分彰显了他的艺术成就与文学价值,并著有《行者》《开门见山》等五部诗集,收录了他多年来精心创作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除了诗歌创作,王国侧还积极参与文学活动,为文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参加了《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等重要活动,与文学界的同仁们交流切磋、共同进步。他的才华和努力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荣获了《十月》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等多项荣誉,成为中国诗歌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培养人才,传承文脉


作为浙江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以及文成县的文艺工作者,王国侧深知本土诗歌人才对于地方文化繁荣的重要性。他通过组织诗歌比赛、诗歌朗诵会、文学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学活动,为文成的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当地群众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还发掘和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本土诗歌人才。“铜铃山杯”“刘伯温诗歌奖”就是王国侧在推动诗歌文化发展方面所设立的重要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诗人,特别是那些能够展现文成山水独特魅力和人文精神的诗歌作品。通过组织6届中国“刘伯温诗歌奖”、8届“铜铃山杯”全国诗歌大赛等全国性诗歌征文赛事,王国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诗歌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推动了文成乃至整个温州地区的诗歌文化发展。
双岗建功,弘扬文化

作为文艺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王国侧始终不忘自己的双重职责。他大胆创新文艺活动载体,搭建文艺活动平台,为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通过积极申报争取,推动《人民文学》杂志社在文成县铜铃山镇设立了浙江省首个创作基地,邀请知名诗人走进文成采风创作,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扩大了文成的文化影响力。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文成本土文化,王国侧主编《诗意文成》《美哉文成》《美丽文成》《诗话文成》等7部诗集,参与编辑《文成往事》《刘伯温民间传说集成》等20多本文成地方文献,并创造性地借助央视《百家讲坛》这一平台,将文化名人刘伯温推向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成、认识文成,更有力地提升了文成地方旅游文化和文艺创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多年来,王国侧的文学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上百人为他写过文学评论,研究成果数量渐丰,《中国新文学研究》等权威期刊也专门为他做过推介,他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盛名。展望未来,王国侧将继续扎根乡土,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在文艺创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