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联动·与山共兴 | 文成人有了自己的谷物烘干房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华榕 季向贤 夏晓强)眼下正是稻谷丰收的时节,田野间总能见到割稻、晒谷子的劳动身影。记者获悉,今年,南田新建的谷物烘干房正式“上岗就业”,开始试运行。

上午十点,一辆农用三轮车满载着刚从田间地头收割来的稻谷,缓缓驶上南田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地秤,进行称重。经过重量记录后,这一车还带着湿气的稻谷被倒入收集仓,正式进入全自动烘干环节。该烘干设备集稻谷分筛、烘干、砻谷、包装、集糠等于一体,24小时后,带着湿气的稻谷,就能变成一包又一包精白的大米。
浙江九岭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东友介绍:“全开起来的话一天可以烘200吨,量是很大的,全县的种植大户都能由我们南田烘干房来操作。”
烘干房是南田镇农业服务中心项目的子项目,于10月3日试运行。赵东友是南田的种粮大户,也是烘干房投用以来的首位受益人。“以前都是拉到瑞安马屿去烘,这个带来的成本是很高的。”赵东友说,文成有了自己的烘干房,不仅给他们省去了很多麻烦,还节约了很多的成本。
作为粮食种植大户,赵东友每年带动农户增收30多万元,稻谷的收购量也从第一年的300吨增加到500吨。
据悉,南田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镇,镇里共有4.4万亩耕地,是文成县大粮仓。南田种植的是高山冷水单季稻,单季稻昼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风味物质的积累,所以大米的口感会比较好,连续多年荣获“浙江好稻米”、“温州欧越好味道”等荣誉。但近年来,南田农业也面临着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上升等问题,导致南田农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为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补全产业链、保证粮食安全,南田镇建设了日烘干能力200吨的稻米烘干房。烘干房内设有烘干机、热分炉等烘干机械设备12台、加工碾米一体机及仓储、地秤等设备,完成仓储、稻谷烘干、脱粒、色选等作业。除了满足对水稻的处理需求外,还可对小麦、薏仁米进行初步加工,鼓励农户对农田进行再利用,提高农田利用率,促进“稻麦轮种”。

南田镇副镇长赵万千介绍:“我们是按照全产业链的方式运行,在种植端,我们积极推广机械插秧,引进了两台t60无人机,进行无人机的‘植保飞防’;在收储端,先进行烘干,烘干之后我们进行统一包装,然后品牌销售,目前已经跟绿城物业达成合作,销售往绿城物业的小区。接下来我们也会不断地拓宽销售渠道。”

未来,南田镇将逐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谋划农产品加工区、农事体验区、农产品展销售区、农业服务区四大区域,并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强村公司运营+村合作社参与+低收入农户入股的模式,推动当地形成“产、运、储、加、检、销、研”为一体的农业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