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练军备战 强化责任担当 巨屿镇“七个问题,八项做法”强化干部战“疫”能力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万兴)为应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巨屿镇迅速落实“三队伍两清单”,并根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以实战为导向,掀起练兵备战热潮,并梳理了疫情防控突发状况“七个问题,八项做法”,用最严标准激发干部战“疫”潜力。
再三动员,紧绷思想进入战时状态。宁波、杭州等地疫情发生以来,多次召开镇、村两级会议强调严防输入。以各村两委、网格员为核心成立14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召集待命志愿者580余名。随着疫情进一步发展,迅速抽调5名精锐力量实体化运行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由一把手牵头统一办公、挂图作战。镇党委班子每天召开疫情形势分析会,全体干部取消休假,下沉村居、企业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使全镇上下紧绷思想,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细化分工,厘清责任压实管控任务。根据前期摸排情况,迅速制定《巨屿镇区域封控和大规模核酸检测分区分类布置一览表》,划分50个封控区,根据要求建立7支核酸采样队、50支封控机动队、27支流调溯源队,根据指挥体系建立队长联络群,做到一呼百应。各队人员采取定人定岗的方式,如机动队人员细化职责为拉警戒线、模板硬隔离、卡口值守、转运人员等,并根据1:1.2安排后备力量,确保任务到人压实责任。



强化演练,查漏补缺健全防控屏障。在多次桌面演练情况下,开展核酸检测现场实战演练,对实战演练中发现的诸如“干部防疫知识储备不足、部分防疫物资缺乏”等11个漏洞问题列出清单,一一整改,并在娃哈哈工业园区项目部开展溯源流调模拟演练,不断健全防控屏障。

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强化实战能力。在总结实战演练的经验基础上,提炼出“七项问题八项做法”,深入浅出地对全镇防疫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迅速提升干部抗疫实战能力。“七个问题”中,详细解释了“封控区如何划分、如何封闭、核酸采样点需要准备什么东西”等细微问题。“八项做法”中,详细解释了如何开展溯源流调等专业问题,迅速提升了防控队伍的专业素质。
附巨屿镇七个问题、八项做法培训资料
一、“七个问题”即:一是封控区如何划分?每个封控组准确回答封控区管控四至。二是封控区如何封闭?镇级应急队伍、村级应急队伍、卫生应急队伍同时响应,镇级队伍封锁公共道路,村级应急队伍封锁村级路口、卫生应急队伍紧急消杀管控区。三是封控区的出入口如何设置?每个封控区仅留一个出入口。四是封控区核酸采样点设置?每个封控区核酸采样点一个,在核酸采样点内准备有效电源插板、桌椅。五是封控区物理隔断方式?第一时间用警戒线、尼龙绳封控,后续补上木工模板,确定拉警戒线人员名单、封板人员名单,明确以上物资仓储位置。六是志愿者队伍如何召集?指令下达到志愿者队长,各队长通过电话、志愿者微信群迅速召集到集结地点。七是转运车辆如何安排?明确每个封控区1辆转运车辆挂镇疫情封控区绿色通行证,长期在区内待命。
二、八项做法:一是各村村书记、驻村干部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干部到村委会开会落实分工。二是立马通知封闭区域(1小时警戒线封闭到位)。三是配合溯源流调调查(1小时+4小时+24小时)。四是动员群众到指定核酸检测点做检测(1小时内)。五是重点对象隔离转运。六是流调信息及时上报。七是线上+线下疫情信息及时宣传引导。八是马上开展居家服务(照顾老弱病残日常生活、购买生活物资、做好群众情绪引导工作)。
编辑:夏晓强 责编:项露露 监制:陈叶静 总监制: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