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铃山镇:传承民俗文化瑰宝 赋能美丽城镇“人文美”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皓德)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代相传得以发展的。随着城镇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部分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基于此,近年来铜铃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文美”建设,整合协调多方资源力量,全面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擦亮“铜画森铃”人文底色。
保护为主 搭建民俗馆平台
针对大量民俗文物流失等现象,该镇积极协调对接旅欧华侨和各类收藏爱好者,集资合股创办浙南民俗博物馆。
馆内收藏保管了各类展示浙南地区社会民俗、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的民间老物件4220余件,辅以相当篇幅的文字说明相配合,把民俗文化的内涵融合其间,可以从中体验传统农耕生产、传统加工、传统烧吃、传统娱乐、传统婚嫁等民俗活动,专题民俗博物馆平台已然初具规模。
开发为辅 彰显民俗美特色
在保护和传承浙南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该镇聘请返乡乡贤两名入馆负责解说,并完成了民俗馆的整体整治、修缮和提升工作,更好地为游客展现浙南民俗文化。结合各类节庆活动,保护发展创新木偶戏、串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形式,充分挖掘农村“草根”民俗文化队伍,先后在馆内组织开展民俗文化节、公益志愿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20余场,实现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创新为要 传承民俗文化瑰宝
该镇以浙南民俗博物馆为载体,主动出击、谋求发展,重点打造亲子科普、民俗体验等研学路线2条并通过各大旅行社、各网络媒体进行深度宣传推介。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民俗馆教育教化功能,大力推进载体创建,成功荣获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温州市退离休干部党员活动共享基地、文成县海外青少年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今年来已接待游客和观光者2万余人。
编辑:夏晓强 责编:赵海镇 监制:陈叶静 总监制: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