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幕后英雄——他们教出了文成高考最高分
文成新闻网讯(记者 赵礼锋)“我们这一届是武阳书院的第一届,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觉得离不开老师们的认真督促。”日前,记者采访今年文成高考最高分获得者潘晨杰时,他这样说道。
武阳书院,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今年的6月,武阳书院迎来了创办3年来的首届高考,并取得了骄人成绩。据了解,武阳书院目前有教师共55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25人,二级教师7人,职工2人。省优3名,市优15名,省、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11人。其中有5位是来自富阳中学的支教老师,他们都有着10~30年的教学经验,最高的有30年以上。
董向颖便是其中一位支教老师,她是一位语文老师,有着15年的教学经验。在武阳书院也当了3年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潘晨杰的班主任。
回忆起最开始来到文成接触这边的学生,董向颖觉得,文成的学生很是淳朴,虽然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但学习都十分用功。
“书院里的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一个教学特点,不过书院整体的教学特点还是属于苦教苦学型的。”董向颖说到了高三后期,其他选考学科都结束了,很多时候就要安排一天4节课的课程。晚上时间都要晚自习坐班,即使有时候不坐班,但由于备课任务、批改任务比较重,所以晚上时间基本都会留在学校办公室,到了10点以后才能够回家。
董向颖告诉记者,他们在课堂上比较重视的是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是很琐碎、很零散的,记忆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你要是把这些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话,学生在运用和掌握这些知识的时候,会更加便捷一些。这样在运用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思维导图,考到哪个点了,这个导图就会导到哪个地方去。”她说,“我们学校在时间安排上是比较紧凑的,但是学习氛围还是挺好的。课间的时候同学之间都会互相交流、讨论问题,不会大家都埋头只顾自己读书,学习氛围都是蛮轻松的、比较和谐的。”
平日里,老师们也很注重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平常考试没考好心情失落的时候,老师们都会主动找学生进行沟通,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对他们做一些学习上的指导。
董向颖带的班级准备考211、985名校的学生比较多,所以学生们平日里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会比较大。“我们平日里除了给学生教课,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调解。文成这边留守的孩子比较多,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是比较脆弱的,所以我们比较重视的是心理的疏导。就是让他们平时就要重视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带着过高的期待到考场,这样就不会有太大压力,信心也会得到提高,然后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董向颖说:“我是一位比较佛系的班主任,对成绩不是特别看重。不会因为某个学生这次考试考砸了而去责怪他。要是有学生真的在一次考试中考不好了,情绪失落了,那么我们哪门课的老师都会很积极的去找这位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他一起找问题,进行一个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我们希望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让文成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董向颖说,希望文成的学校能够越办越好,文成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文成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