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墓献石桌记
郑杨松南宋丞相周必大墓属文物保护古迹。辛丑年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传播宋韵文化需要,群策群力得以修缮。云霞献瑞,山川呈祥,气象万千,初成观光景点对外开放。周必大是集军事,政治,文学于一身的名相,游人慕名敬仰,必有一番感慨,于是将坟前小广场铺上从武夷山运来的花岗岩,添置供桌、香炉、烛台,古墓既保持古香古色,又增加实用美化元素,既供游人休憇临摹,又利于本地村民耕种晒物之需。
特别添置石供桌,颇具传奇色彩。闻黄坦石匠有一巨石,长宽宜作供桌。此石深埋地下万年,岀土后末经开化,那石匠虽在石场打拼几十年,磨石雕岩无数,但此石末开,瑕瑜末可知也,倒是周必大研究会会长周琰慧眼识珠,双方议好价钱,一赌成交。石之内在质地,是金是玉,或土或砂,贵也贱也,全凭天意。待石匠电解开光,展示在人眼前的竟是晶莹美石,周琰大喜,石匠悔不当初,不该一赌成交。石虽有微疵,但瑕不掩瑜,微漏一角,留与子孙耕了。
几十吨的石供桌,从深山老林到中堡,谈何容易,几番折腾,供桌终运到坟前,摆设有致,颇为壮观,丞相吉地,民风淳朴,耕读传家,必大后裔巾帼不让须眉,周必大三十世裔孙媳妇81岁的李翠玉说:“这石桌的开支四万元让我岀吧。”周琰会长正为资金犯愁,有李翠玉雪中送炭自然高兴,可是一想这李翠玉早年丧夫,晩年应留些钱以防急用。他问:“你考虑好了,不用与儿女商量了?”李翠玉说:“我的儿女都是通情达理的,你放心好了。”说的也是,这李翠玉出手阔绰,但对自己省吃俭用,青年时代拉板车,一天挣2元,累得腰酸背痛,含辛茹苦养大五个儿女,并教育儿女,人活一辈子,如果不对社会作贡献,那么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9年同村的应届毕业生邻居的儿子考上大学,家中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半喜半忧,喜的是圆了大学梦,忧的是学费,李翠玉毫不犹豫送去一万元。家生的家长,激动得热泪横流。李翠玉胸怀宽广,平时总是急人之所急,慷慨解囊,李翠玉的血汗钱来之不易,十八岁嫁周家,以养猪,拉板车,开饭店为业,奔波一生,靠省俭勤劳有些积蓄,但对公益事业毫不含糊,在本地传为美谈。 周必大墓地卧虎藏龙,给人带来好运。历史上在这里演绎了千秋故事,未来更是人才辈岀,正是:
石桌越千年,坟前面对天。一杯明古训,三拜祭先贤。构桶垂垂老,分银代代钱。情牵南宋韵,四海起欣烟。
坟前的石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客围坐在石桌前,谈唐风宋韵,评点南宋的功过是非,愿必大遗风永在,那刚正不阿的风格鼓励来者。
编辑:夏晓强 责编:赵海镇 监制:陈叶静 总监制:黄金杰